中兴事迹
宋末元初 · 陈杰
瑶编每读愤填膺,始末权奸托罢兵。
初渡已诛双烈士,小吏更坏一长城。
齧毡大老投荒死,借剑孤忠窜岛生。
长与东南羞汗简,更堪西北望神京。
初渡已诛双烈士,小吏更坏一长城。
齧毡大老投荒死,借剑孤忠窜岛生。
长与东南羞汗简,更堪西北望神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瑶编:珍贵的书籍。权奸:有权势的奸邪之人。
烈士:忠诚且英勇的人。
长城:比喻国家的重要支柱。
投荒:被流放到荒僻之地。
孤忠:孤独的忠诚。
汗简:指朝廷的命令或文书。
神京:京都,这里指朝廷。
翻译
每次阅读瑶编(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心中充满愤怒,因为权奸狡猾地结束战争。刚渡过边境时,就处死了两位忠勇之士,小官僚又破坏了国家的栋梁。
年迈的大臣因流放而悲惨死去,忠诚的人只能逃到荒岛求生。
长久以来,我为东南方的耻辱感到羞愧,更无法忍受向西北眺望京都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诗人陈杰所作的《中兴事迹》,主要描述了对南宋末年历史事件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权奸误国的愤怒,以及对忠臣壮士命运的悲叹。
首句“瑶编每读愤填膺”表明诗人每次阅读有关史书时,心中都充满愤慨。接下来的“始末权奸托罢兵”揭示了权臣利用战争结束的机会谋取私利,导致国家局势动荡。
“初渡已诛双烈士”指的是宋军在某次渡江战役中,牺牲了两位英勇的将领,这让人痛心。而“小吏更坏一长城”则批评了那些小官僚的腐败,他们如同破坏国家根基的蛀虫。
“啮毡大老投荒死”中的“啮毡大老”可能是指流放边疆的高级官员,他们在艰难困苦中死去。“借剑孤忠窜岛生”则描绘了一位忠诚的臣子被迫逃亡海岛,生活艰辛。
最后两句“长与东南羞汗简,更堪西北望神京”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失去半壁江山的深深遗憾,以及对北方沦陷的朝廷的怀念和忧虑,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南宋末年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