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秋惠诗和其韵二首(其二)
宋 · 杜范
观梅诗兴愧何郎,尘鞅埋头岁月长。
力薄何能堪重负,托身犹喜郑公乡。
力薄何能堪重负,托身犹喜郑公乡。
注释
愧何郎:何郎:指何晏,三国魏人,以风流才子著称,此处借指陷入世俗事务的人。尘鞅:尘鞅:比喻世俗事务繁多,像马缰绳一样束缚。
岁月长:形容时间长久,生活忙碌。
力薄:力量薄弱,能力有限。
重负:沉重的负担,这里指繁重的事务。
郑公乡:郑公:指郑虔,唐代画家,此处可能象征艺术或精神的避风港。
翻译
看到梅花引发的诗兴让我感到惭愧,如同何郎一般深陷世俗事务中长久以来,我忙于琐事,难以抽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创作的,名为《康秋惠诗和其韵二首(其二)》。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以及个人处境的感慨。
“观梅诗兴愧何郎”,这里“观梅”指的是欣赏梅花,“诗兴”表达了诗人在欣赏梅花时心中的激动和诗意的涌现,"愧何郎"则是诗人自谦之词,可能是在与古代诗人相比时感到自己才华不够的谦逊。
“尘鞅埋头岁月长”,这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沉重。"尘鞅"指的是尘世的羁绊,而"埋头"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生活琐事中挣扎,难以自拔。"岁月长"则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力薄何能堪重负”,这句进一步强调了个人能力有限,无法承担过多的责任和压力。“力薄”意味着力量不足,“堪重负”则是在形容即便有心也难以承受生活中的沉重负荷。
“托身犹喜郑公乡”,这里“托身”是指寻找依托或栖息之地,而"犹喜"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郑公(可能指的是周朝的郑国国君或儒家先贤)所在之地的向往和喜悦。这里体现出诗人对理想化境界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不足、生活压力大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等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