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春夕寄友人时有与歌者南北赏析

春夕寄友人时有与歌者南北

唐 · 罗邺
芳径春归花半开,碧山波暖雁初回。
满楼月色还依旧,昨夜歌声自不来。
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中宵吟罢正惆怅,从此兰堂锁绿苔。

拼音版原文

fāngjìngchūnguīhuābànkāishānnuǎnyànchūhuí
mǎnlóuyuèháijiù

zuóshēnglái
chóuyǎnxiàngshuílíngzhùzhēngchùzhùhóngāi

zhōngxiāoyínzhèngchóuchàngcónglántángsuǒ绿tái

注释

芳径:芳香的小路。
春归:春天离去。
花半开:花瓣半开放。
碧山:青翠的山峦。
波暖:水面温暖。
雁初回:大雁刚刚返回。
满楼:整座楼。
月色:月光。
依旧:依然如旧。
昨夜:昨晚。
歌声:歌声。
自不来:不再来。
愁眼:忧郁的眼神。
零玉箸:垂落的眼泪像玉箸。
征蹄:远行者的马蹄。
驻红埃:停在尘土中。
中宵:半夜。
吟罢:吟诗完毕。
惆怅:惆怅失落。
兰堂:华丽的厅堂。
锁绿苔:被绿色苔藓封锁。

翻译

春天的芳香小径花瓣半开,青山绿水间大雁刚刚归来。
满楼的月光依然如故,昨晚的歌声却不再响起。
满怀愁绪,看向何人垂下泪珠,远行的马蹄停在何处沾染尘埃?
半夜吟诗后更加惆怅,从此这华美的厅堂被青苔封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傍晚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怀旧和孤寂的情感。"芳径春归花半开"一句,设置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图景,道路上花朵正悄然开放,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接着“碧山波暖雁初回”则描绘出远方碧绿的山峦在温暖的阳光下,归来的大雁掠过蓝天,给人以自由和遥望的感觉。这些景色本应令人心旷神怡,但诗人的情感却并非如此。

“满楼月色还依旧”表明夜幕降临,明亮的月光洒在楼上,似乎一切如旧,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念却无法用这些外在的美好来填补。“昨夜歌声自不来”则透露出一丝哀愁,昨晚的歌声(可能是朋友间的欢乐)已然不再,这种变化让人感到难以忘怀。

“愁眼向谁零玉箸”诗人用"愁眼"形容自己的心情,用"玉箸"比喻泪水,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奈。而“征蹄何处驻红埃”则是询问远行者的马蹄停留在哪里的尘土中,"红埃"可能指的是路途中的尘土,或许带有血色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

“中宵吟罢正惆怅”夜深人静之际,诗人的吟咏(或是歌唱)结束后,那种空寂与失落感更加强烈。“从此兰堂锁绿苔”则表明诗人决定关闭那充满了往昔记忆的兰堂,让它随着青苔一起被时间所遗忘,似乎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怀旧之情和孤寂之感。诗人借助自然景色,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改变和离别时内心的不易平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