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赏析

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

明 · 郑善夫
南州暑月气正溽,伏雨衣裯尽如漉。
朱方转东热更酷,渴想宫冰与夏屋。
不应天气反北行,苦寒之地炎蒸沃。
长安敝庐淫雨里,上漏下湿宁安宿。
方子新颓笼鹤亭,郑生亦失穷猿木。
郎官俸薄食指繁,原宪终辞九百斛。
伏金未伏火未流,虞书历象今难读。
安居美食古所贱,陋巷箪瓢分须足。
洛阳杜鹃湿不归,愿得羲和宅旸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郑善夫对夏日暴雨中破屋生活的深切感受。开篇即以“南州暑月气正溽,伏雨衣裯尽如漉”点出夏季暴雨的特点,衣物如同被水浸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暴雨的猛烈。接着,“朱方转东热更酷,渴想宫冰与夏屋”,通过对比,突出了暴雨带来的酷热与渴望清凉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凉爽避暑之地的向往。

“不应天气反北行,苦寒之地炎蒸沃”一句,诗人似乎在感叹天气异常,不应季节规律而反常,将寒冷之地变得炎热,形象地反映了气候变化的无常。随后,“长安敝庐淫雨里,上漏下湿宁安宿”,进一步描绘了暴雨侵袭下的破旧房屋,上漏下湿,难以安眠,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方子新颓笼鹤亭,郑生亦失穷猿木”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失去栖息之所的鹤和猿,表达了在恶劣环境中失去庇护的孤独与无助。接着,“郎官俸薄食指繁,原宪终辞九百斛”,通过对比古代贤士原宪的清贫生活,表达了自己因生活拮据而不得不放弃某些物质追求的无奈。

“伏金未伏火未流,虞书历象今难读”两句,借自然现象的变化,暗喻社会风气的变迁,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反思。“安居美食古所贱,陋巷箪瓢分须足”,则强调了古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推崇,与现代人追求物质享受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

最后,“洛阳杜鹃湿不归,愿得羲和宅旸谷”两句,以杜鹃鸟无法归家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一个温暖、安宁的避风港的愿望,同时“羲和宅旸谷”则是对太阳神的想象,象征着光明与温暖,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暴雨中破屋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