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念奴娇 (红树)赏析

念奴娇 (红树)

元末明初 · 刘基
霜风弄巧,把秋林一夜,吹成春苑。
炎帝骑龙来绛阙,紫凤三千乘辇。
电帜挥云,火旗热雨,霞佩随琼幰。
碧山流水,窅然迷却刘阮。
堪笑旧日隋园,绮罗虚剪,蝶与蜂俱怨。
对此令人心耿耿,如在郁华宫殿。
若木重晖,靡蓱四照,日漾骊珠暖。
凭高凝睇,赤城相去不远。

词语解释

碧山的意思:(1).青山。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 杜牧 《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2).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陆市 境。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 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卷五:“ 白兆山 ,一名 碧山 ,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 读书其下。”...

赤城的意思:(1).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 唐 王勃 《临高台》诗:“赤城映朝日,緑树摇春风。”(2).山名。多以称土石色赤而状如城堞的山。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北,为 天台山 南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举而建标。” 李善 注:“ 支遁 《天台山铭序》曰:‘往 天台 ,当由 赤城山 为道径。’ 孔灵符 《会稽记》曰:‘ 赤城 ,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 赤城 。” 王琦 注:“《太平广记》:‘ 章安县 西有 赤城山 ...

耿耿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明亮。耿耿星河。(作定语) (2) (形)形容忠诚。忠心耿耿。(作谓语) (3) (形)形容有心事。耿耿不寐。|耿耿于怀。(作状语) [构成]叠音式...

宫殿的意思:[释义](名)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构成]并列式:宫+殿 [例句]这不是宫殿;是贫民窟。(作宾语)...

火旗的意思:(1).亦作“ 火旂 ”。红旗,朱旗。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 仇兆鳌 注:“朱旗,红旗也,诸侯所建。《考工记》:‘龙旂九旒,以象大火。鸟旟七旒,以象鶉火。’” 唐 李贺 《吕将军歌》:“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 王琦 汇解:“火旗,旗之红者。” 唐 雍裕之 《四色》诗:“劳魴莲渚内,汗马火旂间。”(2).喻指炎热的云层。 唐 王毂 《苦热行》:“ 祝融 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绛阙的意思:宫殿寺观前的朱色门阙。亦借指朝廷、寺庙、仙宫等。 晋 陆机 《五等论》:“鉦鼙震於閫宇,锋鏑流乎絳闕。” 唐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诗:“相逢絳闕下,应道轩车迟。” 宋 苏轼 《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处。”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女﹞迎谓 许 曰:‘来从絳闕,暂寄红尘,三生夙契,今当与君偿之。’”...

旧日的意思:◎ 旧日 jiùrì[former days; old days] 过去的日子;从前;往日旧日并无深交...

堪笑的意思:可笑。《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堪笑 徐芳 徒逆命,枉劳心思竟何从!”...

骊珠的意思:(1).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唐 温庭筠 《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驪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卓尔堪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2).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倖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 唐 元稹 《赠童子郎》诗:“ 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驪珠不復贫。” 清 陈其...

令人的意思:◎ 令人 lìngrén[cause people;make one] 使人令人发指令人兴奋...

流水的意思:◎ 流水 liúshuǐ(1) [running water]∶流动的水落花流水春去也。(2) [turnover in business]∶商店销售额流水收入(3) [in hurry]∶立即;赶快;急急忙忙他流水就说...

刘阮的意思:(1). 东汉 刘晨 和 阮肇 的并称。相传 永平 年间, 刘阮 至 天台山 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归。时已入 晋 ,子孙已过七代。后复入 天台山 寻访,旧踪渺然。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元 杂剧中有 王子一 撰《误入桃源》,即用其事。后用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一○四:“曾随 刘 阮 醉 桃源 ,未省人间欠酒钱。”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明 陆采 《明珠记·赘苹》:“忽成 刘 阮 约,如入 武陵...

弄巧的意思:谓做出各种巧妙的花样。亦谓卖弄技巧。 宋 秦观 《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西游记》第六六回:“这猴儿,你看他弄巧,怎么一只手使棒支吾?” 李季 《菊花石·盘歌》诗:“牧童哥哥你莫弄巧,老工匠父女俩手艺高。”...

靡蓱的意思:漂流的浮萍。《楚辞·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文选·左思<魏都赋>》:“孰愈寻靡蓱於中逵,造沐猴于棘刺?” 张铣 注:“靡,流貌。” 明 刘基 《水龙吟·次韵和陈均以吹箫曲》词:“又 扶桑 日上,靡蓱光散,蓬池春晓。”...

迷却的意思:迷失,失掉。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一折:“教你二十年之后,遇三箇丫髻 马真人 度脱你,你便回头者,休迷却正道。”《全元散曲·一枝花·春雪》:“只见白茫茫迷却前村道。”《花月痕》第四八回:“两人迷却真性,夜夜在他帐中轮班直宿。”...

凝睇的意思:◎ 凝睇 níngdì[watch intently] 凝视;注视回眸凝睇...

凭高的意思: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亦作“ 凭高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绮罗的意思:(1).泛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 汉 徐干 《情诗》:“綺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唐 秦韬玉 《贫女》诗:“蓬门未识綺罗香,拟托良媒益由伤。”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引狎》:“谩话綺罗,休説珍羞,端不趁儂心苗。” 清 唐孙华 《戏为友人代忆》诗之四:“生小调丝竹,由来足綺罗。”(2).指穿着绮罗的人。多为贵妇、美女之代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鄴下 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綺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 前蜀 韦庄 《江亭酒醒却寄维扬饯客...

骑龙的意思:典出《史记·孝武本纪》:“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餘人,龙乃上去。”后以“骑龙”谓皇帝去世的典故。 清 李调元 《恭拟高宗纯皇帝挽诗》之四:“病哭骑龙日,扳髯少一人。”...

千乘的意思:(1).兵车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左传·襄公十八年》:“ 鲁 人、 莒 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於海滨。” 清 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2). 战国 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 汉 刘向 《说苑·至公》:“夫不以国私身捐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矣。...

人心的意思:[释义](1) (名)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振奋人心|大快人心。(作宾语) (2) (名)指通情达理的用心。 [构成]偏正式:人(心...

如在的意思:《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 王辅 等,持节分诣 岱山 、 东海 、 滎阳 、 河 、 洛 ,尽心祈焉。”...

若木的意思:古代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 衡石山 、 九阴山 、 泂野之山 ,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郭璞 注:“生 昆仑西 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一说,即扶桑(见 清 段玉裁 《说文·木部》“榑”字注)。《楚辞·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唐 李峤 《日》诗:“日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 清 钱谦益 《曾湖浴日》诗:“浴日晴波漾六时,丹渊若木影参差。” 郑泽 《登楼叹》诗:“不见若木娇榑桑,但见虾蟹变作长鲸长。”...

三千的意思:(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

霜风的意思:(1).刺骨寒风。 北周 庾信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三折:“断不了你那 章臺 上霜风淅淅, 渭城 边烟雨霏霏。”(2).指严明的风纪。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风,教义穷於足跡。”...

四照的意思:(1).(光华)照耀四方。《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郭璞 注:“言有光燄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开丹房以四照,舒翠叶而九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雪霏五彩,光流四照。”(2).指光华四照的花。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冠五华於仙草,超四照於灵木。”《北齐书·文苑传序》:“开四照于春华,成万寳于秋实。”...

霞佩的意思:亦作“ 霞佩 ”。仙女的饰物。借指仙女。 元 蒲绍简 《登瀛州赋》:“参霞珮於羣仙,溘埃风於万里。”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麒麟喊冤》:“又见空中云鬟霞佩,率领数妇人,珊珊来者,跪奏曰:‘妾 姜氏 , 周王 妃也。’”见“ 霞珮 ”。...

相去的意思:相距;相差。《汉书·食货志上》:“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晋书·王祥传》:“吾等 魏 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 宋 曾巩 《答范资政书》:“而拜别朞年之间,相去数千里之远,不意阁下犹记其人。”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据 达夫 口述,则他们所答应者,和我所提出的相去并不远。”...

炎帝的意思:◎ 炎帝 Yán Dì[Yan emperor] 一说黄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厉山氏。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东),后到达中原地区。曾与黄帝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大战。战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由黄帝率领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大战南方九黎族。击败并擒杀其首领蚩尤。炎黄两部的结合成为中原各族的主干,故炎帝亦与黄帝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制作耒耜,最早发明农业。并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一夜的意思:(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南史·吕僧珍传》:“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

郁华的意思:古代传说中的太阳神。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天》引《七圣记》:“ 鬱华 赤文,与日同居, 结隣 黄文,与月同居,皆日月之神名。”亦称“ 鬱仪 ”。《黄庭内景经·高奔》:“高奔日月吾上道, 鬱仪 、 结璘 善相保。” 梁丘子 注:“ 鬱仪 ,奔日之仙。” 唐 吴筠 《步虚词》诗之三:“三宫发明景,朗照同 鬱仪 。” 宋 苏轼 《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 南楼 未必齐 日观 , 鬱仪 自欲朝 朱明 。”...

重晖的意思:谓前后相继的光辉业绩。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仁义在躬,用之不匱。尚想重暉,载挹载味。”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魏 晋 以降,弈世重暉。”...

紫凤的意思:传说中的神鸟。亦指衣上凤鸟花纹。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钧天曲》:“紫凤来参差,玄鹤起凌乱。” 唐 杜甫 《北征》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二:“紫凤放娇衔 楚 珮,赤鳞犯舞拨 湘 絃。”《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歌传紫凤,夸北地之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