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亭前柳(其二)赏析

亭前柳(其二)

宋 · 朱雍
伫立东风里,放纤手、净试梅妆。
眉晕轻轻画,远山长。
添新恨,更凄凉。
尝忆得、驿亭人别后,寻春去、尽是幽香。
归路临清浅,在寒塘。
同水月,照虚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雍的《亭前柳(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在此通过对春日东风中的梅花妆容和自然景致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离别之苦以及寻找春色的情感体验。

首句“伫立东风里”直接将读者置于一个轻柔东风拂面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在这个季节特有的氛围中沉思。紧接着,“放纤手、净试梅妆”则是对春日之美的细腻描绘,梅花的洁白与诗人的细腻画笔交织出一种清新的意象。

“眉晕轻轻画,远山长”中,眉晕指的是眼前的景物在晨雾或薄暮中的模糊感,这里被用来形容诗人对远方山峦的眺望之情。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也隐喻着诗人的心境。

“添新恨,更凄凉”一句则是转折点,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添新恨”表达了诗人对于已逝去时光和情感的留恋之情,而这种情感在春日里显得更加凄美。

接下来的“尝忆得、驿亭人别后,寻春去、尽是幽香。”则是在叙述一种追寻过去美好记忆的情愫。诗人在回忆与他人的分别之后,仍旧怀念那份清淡而悠远的春意,这种情感通过“幽香”一词得到了形象化的表达。

最后,“归路临清浅, 在寒塘。同水月,照虚廊。”则是描绘诗人归途时的情景和心境。在清浅的溪流边,在寒冷的池塘旁,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自然环境交融,形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同样,“水月”一词常用来形容虚幻无常之物,这里与“照虚廊”相呼应,似乎在暗示着时间流逝和情感消散的无常。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日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情感追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光与情感深切的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