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大雨坐海月庵赏析

大雨坐海月庵

明 · 吴宽
即看池面水平桥,旋觉孤亭势欲漂。
老父得鱼过别市,谁家移竹趁明朝。
西陵下马应难避,北巷将书莫见招。
吾弟远来能慰我,彭城今夜忆逍遥。

拼音版原文

kànchímiànshuǐpíngqiáoxuánjuétíngshìpiāo

lǎoguòbiéshìshuíjiāzhúchènmíngcháo

西língxiàyìngnánběixiàngjiāngshūjiànzhāo

yuǎnláinéngwèipéngchéngjīnxiāoyáo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独坐海月庵的情景。首句"即看池面水平桥",写出了雨后水面平静如镜,连桥影都清晰可见,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次句"旋觉孤亭势欲漂",通过孤亭仿佛要随波逐流的动态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动荡。

第三句"老父得鱼过别市",插入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老翁捕获了鱼,可能寓意着生活中的小确幸,为诗增添了一丝暖意。第四句"谁家移竹趁明朝",想象有人为了明日可能的晴天而提前移栽竹子,暗示着对天气变化的期待和生活的忙碌。

第五、六句"西陵下马应难避,北巷将书莫见招",诗人寓言般地表达自己无法逃避现实的责任,即使在这样的雨夜,也必须处理事务。最后一句"吾弟远来能慰我,彭城今夜忆逍遥",则透露出兄弟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安慰,让他在困境中忆起往昔的逍遥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雨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生活的感慨。

词语解释

孤亭的意思:孤立的亭子。 宋 梅尧臣 《会胜院沃洲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金 元好问 《横波亭》诗:“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 元龙 百尺楼。”...

老父的意思:指年老的父亲,也用来比喻年长的人。...

明朝的意思:◎ 明朝 míngzhāo[tomorrow] 〈方〉∶明天...

平桥的意思:(1).即 咸阳桥 ,亦名 西渭桥 。 唐 温庭筠 《走马楼三更曲》:“马过 平桥 通画堂,虎幡龙戟风悠扬。” 曾益 注:“《一统志》: 西渭桥 在旧 长安 西,亦曰 平桥 , 唐 时名 咸阳桥 。”(2).没有弧度的桥。 唐 温庭筠 《春洲曲》:“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鶯啼。” 宋 范成大 《春晚即事留游子民王仲显》诗:“绣地红千点,平桥緑一篙。”...

谁家的意思:(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

水平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跟水平面平行的。 (2) (名)在生产、生活、政治、思想、文化、艺术、技术、业务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构成]偏正式:水(平 [例句]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作宾语)[同义]程度[同音]水萍...

西陵的意思:(1).古国名。《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居 轩辕 之丘,而娶於 西陵 之女,是为 嫘祖 。” 张守节 正义:“ 西陵 ,国名也。”(2).陵墓名。 三国 魏武帝 陵寝。在 河南省 临漳县 西。《彰德府志·地理志二》:“ 操 且死,令施繐帐於上,朝晡,上酒及糗粮,使宫人歌吹帐中,望吾 西陵 。 西陵 即 高平陵 也,在县西南三十里,周回一百七十步,高一丈六尺。” 南朝 齐 谢朓 《铜雀台》诗:“鬱鬱 西陵 树,詎闻歌吹声。”(3).陵墓名。 清 代帝王陵寝。在 河北省 易县 西 永宁山 下,...

下马的意思:◎ 下马 xiàmǎ(1) [dismount;get off the horse]∶从马上下来我为了减轻马的负载宁愿下马(2) [discontinue (a project,etc.)]∶比喻某个重大工程或工作项目中止进行...

逍遥的意思:◎ 逍遥 xiāoyáo[carefree;be at ease (leisure);be free and unfettered;wander about at leisure]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应难的意思:(1).应付危难。《管子·重令》:“臣下不顺,上令难行,则应难不捷。”(2).答难。 汉 扬雄 《法言·重黎》:“请问‘盖天’。曰:‘盖哉!盖哉!应难未几也。’” 汪荣宝 义疏:“ 子云 有难盖天八事……彼时盖天家必有强辞夺理以应之者,故曰应难未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