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举乐十曲(其一)
隋 · 无名氏
三端正启。
万方观礼。
具物充庭。
二仪合体。
百华照晓。
千门洞晨。
或华或裔。
奉贽惟新。
悠悠亘六合。
圆首莫不臣。
仰施如雨。
晞和犹春。
风化表笙镛。
歌讴被琴瑟。
谁言文轨异。
今朝混为一。
万方观礼。
具物充庭。
二仪合体。
百华照晓。
千门洞晨。
或华或裔。
奉贽惟新。
悠悠亘六合。
圆首莫不臣。
仰施如雨。
晞和犹春。
风化表笙镛。
歌讴被琴瑟。
谁言文轨异。
今朝混为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礼仪的宏大场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和谐与统一。开篇“三端正启,万方观礼”,描绘了仪式的庄严与规模之大,四方之人皆来观瞻。接着“具物充庭,二仪合体”,强调了仪式的完备与天地合一的理念,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百华照晓,千门洞晨”则以自然景象比喻,暗示着光明与开放,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播。随后“或华或裔,奉贽惟新”描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礼物相赠,表达敬意与交流,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尊重。
“悠悠亘六合,圆首莫不臣”表达了对天下的广阔覆盖与统治者的权威,强调了统一与包容的重要性。“仰施如雨,晞和犹春”运用自然现象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恩泽普降,如同春日阳光温暖大地,寓意着仁政与教化的广泛影响。
“风化表笙镛,歌讴被琴瑟”则描绘了音乐与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象征着文化与道德的传播,以及人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最后,“谁言文轨异,今朝混为一”总结了主题,强调了尽管存在差异,但在统一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制度与思想最终融合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社会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教育、政治等多个层面的繁荣与统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和谐包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