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范德孺知庆州赏析

送范德孺知庆州

宋 · 黄庭坚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
折冲千里虽有馀,论道经邦正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旌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拼音版原文

nǎiwēngzhīguózhībīngsāiyuáncǎoshíwēimíng

rénkāiwánchùyǎněrjīngléitíng

píngshēngduānyǒuhuóguóbǎishìjiǔjīng

āxiōngliǎngchíqìngzhōujiéshíniánlínshàngxíng

tántánbiāntóugēngsāngchángér

zhéchōngqiānsuīyǒulùndàojīngbāngzhèngyào

miàoniánchūxiōngchùgōngcáiyìngshí

chūnfēngjīngyōngwànxiàzhūjiāngcǎo

zhìmíngyǒnggōngyǎnyòngzhéchuíchīqiāng

注释

乃翁:你父亲,指范仲淹。
塞垣草木识威名:范仲淹曾仼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
曾攻取横山,恢复灵武,迫使西夏请和,不敢来犯。
当时民谣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心胆战。

开户:战争开始时表现安静柔弱,象少女一样,麻痹敌人,使使敌方不作戒备,像打开门户一样。
玩:玩忽。
掩耳不及惊雷霆:变用“迅雷不及掩耳”语,比喻军事行动像雷突降,敌方来不及防备和抗拒。
端:真的、实在。
活国:救活国家。
谓范仲淹有治好国家的能力。
百不一试:百分才能没有施展一分。
薶:同“埋”。
九京:九原,九泉之下。
阿兄:指范纯仁,熙宁七年(1074年)及元丰八年(1085年)两度为庆州知州。
节:符节,符节是用于军事指挥的。
骐驎:良马,日行千里,常用以比喻有大志、有能力的人オ。
潭潭:幽深之状,喻深沉大度。
耕桑:表示安居乐业。
长:养育。
折冲:这里称赞范纯仁“运筹帷幄,决胜干里”。
政:同“正”。
要:须要,需要。
渠:他。
应时须:适应时势需要。
思草枯:昐望着塞外草枯。
凉秋九月,塞外草枯,便于进兵征讨。
不入眼:不放在心上,指不追求个人功名。
箠:鞭子。
本用于打马,这里却说折鞭可以鞭打敌人,喻取胜甚易。
笞:用鞭子打人,转为打击。
羌胡: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这里代指与宋对峙的西北边西夏政权。

翻译

你父亲懂得治理国事有如懂用兵,边塞上连草木都知道成名。
他使敌人打开门户以我为处女,又使敌人掩耳不及畏我如雷篷。
平生确有救国的大计,百分之一也不曾试行便葬身九京。
你哥哥两次持着庆州节,十年中像骐骣地上行。
深沉大度好似卧虎,使边民耕田种桑生儿育女。
运筹帷幄虽有馀裕,论大道治邦国正需要渠。
你青春年少外任补官在父兄之处,自然是才力能应时势所需。
春风吹动旌旗拥有万夫,幕下将领们盼望塞外草枯。
个人的智勇功名都不在你的眼里,你要用折断的马鞭捶打羌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范德孺知庆州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范德孺深沉的赞誉和对他出守庆州的期许。

首句“乃翁知国如知兵”,赞扬范德孺的父亲深知国家军事,暗示范氏家族的军事才能。接着,“塞垣草木识威名”进一步强调他的威望,连边疆的草木都感知其赫赫声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运用比喻,形容范德孺的威慑力如同雷霆一般,即使敌人轻敌,也无法抵挡他的突然打击。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表达了对范德孺深藏不露的治国之策的肯定,即使未被实践,也足以证明其才华。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提及范德孺的兄长曾长期在庆州任职,而范氏接续这一荣耀,表现出家族的忠诚与勋业。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描绘了庆州边疆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得益于范德孺的治理。

“折冲千里虽有馀,论道经邦正要渠”赞美范德孺不仅武略过人,更有治国理政的智慧。

最后两句“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称赞范德孺年轻有为,继承了家族的优秀传统,他的才能和力量正符合时代的需要。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对范德孺事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在庆州任职的美好期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