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杨立之十一官府馆二篇(其二)赏析

次韵杨立之十一官府馆二篇(其二)

宋 · 苏颂
楚客登临悲素秋,感时风物自飕飕。
潦收远水清堪鉴,雨过群山翠欲浮。
月露往来羁旅恨,仓箱千万里民讴。
鬓毛衰飒欢游少,珍重嘉篇写我忧。

注释

楚客:指楚地的旅人。
素秋:秋天,这里指秋季。
感时风物:感慨时节变化,周围景物。
鉴:镜子,比喻水面清澈。
翠欲浮:形容山色翠绿,仿佛要浮动起来。
月露:月亮和露水,象征夜晚和飘忽不定。
仓箱:比喻民谣或民间的声音。
衰飒:衰老、稀疏,形容鬓发。
珍重:珍惜重视。
嘉篇:美好的诗篇。

翻译

秋天来临,楚地的旅人感到悲伤,面对时节变换,万物萧瑟。
积水退去,远处的水面清澈如镜,雨后的群山翠绿得仿佛要浮动起来。
月亮和露水象征着旅人的漂泊,听到千万里外百姓的歌谣,心中充满哀愁。
随着年纪增长,欢乐的时光减少,我格外珍视这美好的诗篇,因为它写出了我的忧虑。

鉴赏

这首宋诗是苏颂所作,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作为"楚客"的离愁别绪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楚客登临悲素秋",以"楚客"自比,寓含了漂泊异乡的感伤,"素秋"则渲染出清冷的季节氛围。次句"感时风物自飕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感,秋风吹过,万物萧瑟。

"潦收远水清堪鉴,雨过群山翠欲浮"两句,通过描绘雨后积水退去,远方水面清澈如镜,以及雨后青山翠色欲滴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但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思念。

"月露往来羁旅恨,仓箱千万里民讴",诗人借月露和旅途中的艰辛,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忧虑,"仓箱千万里民讴"形象地描绘了百姓的困苦之声,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最后两句"鬓毛衰飒欢游少,珍重嘉篇写我忧",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欢乐减少,但仍珍视友人佳作,将其视为寄托忧思的媒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忧虑的坦诚流露。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感,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展现了苏颂作为官员的忧国忧民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