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寒食节有感(其二)赏析

寒食节有感(其二)

宋 · 汪莘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注释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
杜宇:杜鹃鸟,古时传说为蜀王望帝的化身,叫声凄凉,常引发哀愁。
古今情:跨越古今的情感共鸣,可能指对亲人的思念或对历史的感慨。
纸钱:祭祀时焚烧的纸币,象征对亡者的怀念。
冻月:寒冷的月光,形容夜晚的寂静和清冷。

翻译

寒食节时杜鹃鸟在原野上啼叫,唤起人们古今共有的情感。
纸钱燃烧完毕,人们散去后,梨花树下只有明亮的冷月照耀。

鉴赏

诗人汪莘在这首《寒食节有感(其二)》中,通过对寒食节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亲情的深切怀念。开篇“寒食原头杜宇声”两句,设定了一种萧瑟而又特定的氛围,人们在这个时候回忆起往事,感慨万分。"谁家不起古今情"则是对这种普遍情感的概括,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怀旧之情。

接着,“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两句,描绘了寒食节后的景象。人们在户外焚烧纸钱供奉先祖之后,返回家中,而这时夜晚的月光下,一棵梨花树静静地立着,它被冷风吹得微微颤抖,与清澈的月亮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景物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外化,表达了他内心那种凄清而又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寒食节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和习俗,触发了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汪莘对于传统文化和生命循环的一种深刻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