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万春节宴罢述怀赏析

万春节宴罢述怀

金末元初 · 王寂
去岁宫花插满头,玉阶端笏觐珠旒。
如今沦落江淮上,始觉衰残两鬓秋。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王寂在万春节宴会后抒发个人感慨之作。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首句“去岁宫花插满头”,描绘了诗人往昔在宫廷中度过的欢乐时光,那时他或许曾是权贵或朝廷重臣,能够享受到荣华富贵,如同宫中的花朵般被精心照料和装饰。满头宫花象征着其身份地位的显赫以及生活的奢华与荣耀。

接下来的“玉阶端笏觐珠旒”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昔日的尊贵与威严。玉阶代表了皇宫的庄严与神圣,端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木板)和觐珠旒(皇帝的冠冕)则体现了他对皇权的恭敬与臣服,以及作为朝廷高官的尊崇地位。

然而,诗的下半部分转折,以“如今沦落江淮上”揭示了诗人当前的落魄与流离失所。江淮地区在中国东部,此处可能暗示诗人远离权力中心,生活颠沛流离,不再拥有往日的荣光。这不仅是地理上的变化,更是命运与地位的巨大落差。

最后,“始觉衰残两鬓秋”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深切感知。两鬓秋意暗指岁月的无情,白发如秋叶般飘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这句话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老去,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寞,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词语解释

宫花的意思:(1).皇宫庭苑中的花木。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五:“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唐 杜牧 《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置内署因寄书四韵》:“御水初消冻,宫花尚怯寒。” 金 蔡松年 《鹧鸪天》词:“解语宫花出画檐,酒尊风味为花甜。”《水浒传》第一回:“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2).科举时代考试中选的士子在皇帝赐宴时所戴的花。 宋 李宗谔 《绝句》:“戴了宫花赋了诗,不容重见赭黄衣。无憀独出宫门去,恰似当年下第归。”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 嫦娥 翦就緑云衣,折得蟾宫第一...

花插的意思:插花用的底座。通常用铅块制成座子,其上密布尖头铜钉。有方形、圆形、多角形等。把花枝插在铜钉上,可成各种形式,以表现插花的艺术性。亦泛指用以插花的器皿。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 安息 雀卵……窍其一端,以当花插。”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东野先生》:“桌上底笔筒、花插、水壶、墨洗,没有一样不是奶瓶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当 郝达三 把照像匠人,如礼接进门来,看好了地方,将茶几、座椅摆好,花插、小座钟……什么都摆好了。”...

江淮的意思:(1). 长江 和 淮河 。《左传·哀公九年》:“秋, 吴 城 邗 ,沟通 江 淮 。”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残; 漳 汝 之间,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银杏》:“ 江 淮 间一御史疏陈水患。”(2).泛指 长江 与 淮河 之间的地区。《后汉书·周荣传》:“ 荣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赐粽有感》诗:“东南米价高如玉, 江 淮 饿莩千家哭。” 清 钮琇 《觚賸·旧雷有声》:“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略相同...

沦落的意思:◎ 沦落 lúnluò[degenerate;be reduced to poverty;come down in the world;fall low;be driven onto] 被驱逐流落;陷入不良的境地 沦落街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去岁的意思:◎ 去岁 qùsuì[last year] 去年...

如今的意思:[释义](名)现在,只能指较长的一段时间。 [构成]动宾式:如|今 [例句]如今比过去好。(作主语)[同义]现在、目前[同音]儒巾...

衰残的意思:◎ 衰残 shuāicán[decline] 残败春事衰残...

玉阶的意思:亦作“ 玉堦 ”。 1.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的美称。《文选·班固<西都赋>》:“玄墀釦砌,玉阶彤庭。” 张铣 注:“玉阶,以玉饰阶。” 汉 班婕妤 《自悼赋》:“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緑草生。” 唐 李白 《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苏曼殊 《饮席赠歌者》诗:“玉阶人静情难诉,悄向星河觅女牛。”(2).指朝廷。《文选·张衡<思玄赋>》:“勔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嶢峥。”旧注:“玉阶,天子阶也。言我虽欲去,犹恋玉阶不思去。”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禾黍生於庙堂,榛莠秀乎玉...

珠旒的意思:(1).皇冕前后的珠串。常借指帝王。 唐 杨衡 《他乡七夕》诗:“向云迎翠輦,当月拜珠旒。” 宋 梅尧臣 《和景彝紫宸早谒》:“朝开閶闔九重深,望拜珠旒照玉簪。”(2).比喻似珠饰冕旒之物。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二:“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王文诰 辑注:“珠旒,谓瀑布也。” 宋 范成大 《小涧》诗:“石碍珠旒溅,滩平雾縠铺。”此喻飞泻的水花。 清 查慎行 《顺风挂帆连下贞阳香炉清远三峡》诗:“就中 清远 更秀出,造化有意穷雕鎪…… 华阳 道冠簪碧玉, 竺国 宝髻垂珠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