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某得银杏不食种之庵前见者曰是三十年乃生公老矣能待之乎某不答作曰赏析

某得银杏不食种之庵前见者曰是三十年乃生公老矣能待之乎某不答作曰

宋 · 释慧空
蟠桃一实三千年,银杏著子三十载。
老僧只作旦暮看,汝莫匆匆宜少待。
阶前始芽今出屋,便是携篮走僮仆。
伴我东园看菜归,与汝煎茶剥柔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耐心等待的哲理表达。诗人以蟠桃和银杏的生长周期为喻,蟠桃一树结果要三千年,银杏结子需三十载,暗示生命的长久和事物的缓慢进程。老僧认为这些都需要长久的等待,劝告不要急于求成,应该从容对待。

"汝莫匆匆宜少待"一句,是对匆匆忙忙的人们的提醒,强调要有耐心,享受等待的过程。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银杏种子从阶前发芽,到长成可以被孩童采摘的树木,这个过程漫长而值得期待。最后两句,诗人将银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东园劳作后,与人共享收获,煮茶剥果,体现了生活的平凡与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现象寓言人生,表达了对岁月静好、耐心等待的赞赏,以及对简单生活乐趣的珍视。释慧空作为宋代的禅师,其诗作往往富有禅意,此诗也不例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