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久雨赏析

久雨

元末明初 · 陈基
久雨妨农事,那堪夜复晨。
云浮沧海日,花误洞庭春。
行路悲游子,匡时仰大臣。
未甘栖遁迹,霄汉有通津。

词语解释

沧海的意思:◎ 沧海 cānghǎi[deep blue sea;the sea]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大臣的意思:◎ 大臣 dàchén[minister of a monarchy]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洞庭的意思:(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

遁迹的意思:指隐居、逃避世俗的生活。...

海日的意思:海上的太阳。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张素 《渤海中口占》:“海日三更晓, 齐 烟九点苍。”...

匡时的意思:匡正时世;挽救时局。《后汉书·荀淑传论》:“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跡以匡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多才多蓺,道着於匡时;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何如 长白山 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 廖仲恺 《幽禁中感赋》诗:“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载茹酸辛,努力思匡时。”...

那堪的意思:(1).怎堪;怎能禁受。 唐 李端 《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宋 张先 《青门引·春思》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明 韩洽 《铁马》诗:“那堪簷宇下,又作战场声。”(2).犹言兼之;何况。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不惟道生得箇庞儿美,那堪更小字儿得愜人意。”...

农事的意思:[释义](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偏正式:农(事 [例句]农事繁忙。(作主语)...

栖遁的意思:亦作“ 栖遯 ”。亦作“栖遁”。1.避世隐居。《晋书·郗超传》:“﹝ 郗超 ﹞性好闻人栖遁,有能辞荣拂衣者, 超 为之起屋宇,作器服,畜僕竖,费百金而不吝。”《南齐书·孔稚珪传》:“今栖遁之士,排斥皇王,陵轢将相。” 唐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十九:“寄言栖遯客,勿復访 蓬瀛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余意以艺文志例,合 唐 人所著推之,必 汉 时栖遁之流所作诗赋,如《考槃》、《逸民》等篇耳。” 清 吴伟业 《得友人札询近况诗以答之》:“道衰薄俗甘栖遁,才退残书勉...

通津的意思:(1).四通八达之津渡。《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2).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霄汉的意思:◎ 霄汉 xiāohàn[the sky;heaven] 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气凌霄汉...

行路的意思:◎ 行路 xínglù[passerby]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云浮的意思:(1).如云之飘散。形容短暂易逝。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宋 陆游 《夜坐》诗之二:“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后名。”(2).比喻盛多。《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南朝 宋 王僧达 《释奠诗》:“异人鳞萃,淑美云浮。”(3).喻仕进。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思子整羽翮,及时当云浮。”...

洞庭春的意思:见“ 洞庭春色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