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次杜工部韵八首(其一)
明 · 林光
红枣香梨缀近林,古槐高柳漫萧森。
三秋时节过重九,一画阳刚对五阴。
雁影远空绘弋计,笛声寒写别离心。
行人黑发今无几,怕遇荒村一夜砧。
三秋时节过重九,一画阳刚对五阴。
雁影远空绘弋计,笛声寒写别离心。
行人黑发今无几,怕遇荒村一夜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画面感。
首联“红枣香梨缀近林,古槐高柳漫萧森”以红枣和香梨点缀在近旁的树林中,古槐与高柳则在四周蔓延,营造出一种秋日的静谧与萧瑟之感。红枣与香梨的香气,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甜美,与周围环境的萧瑟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颔联“三秋时节过重九,一画阳刚对五阴”进一步深化了季节与时间的概念。三秋即秋季的第三个阶段,重九则是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联通过“阳刚”与“五阴”的对比,暗示了自然界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雁影远空绘弋计,笛声寒写别离心”描绘了一幅雁阵南飞的画面,它们在遥远的天空中留下痕迹,仿佛在规划着迁徙的路线。笛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凄美与深邃。
尾联“行人黑发今无几,怕遇荒村一夜砧”将视角转向了行旅之人。随着岁月的流逝,黑发已渐渐变白,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担心在荒凉的村庄里遇到夜晚捣衣的声音,暗含了对孤独、寂寞和生活艰辛的忧虑。这一联将个人命运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和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