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即事题小亭(其二)赏析

即事题小亭(其二)

明 · 王世贞
铃阁沈沈草檄稀,桑榆虽好傍斜晖。
莫嗔腐鼠将鸱嚇,元是鹓雏出世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中的一幕,通过对比“铃阁”与“桑榆”的意象,以及“腐鼠”与“鹓雏”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首句“铃阁沈沈草檄稀”,“铃阁”指的是官署中的铃声响起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官府的忙碌与肃静。而“草檄稀”则暗示了公务的减少,可能是因为官员们在处理完重要事务后,日常的工作变得相对轻松。这一句通过对比忙碌与闲适的状态,反映了官场生活的复杂性。

次句“桑榆虽好傍斜晖”,“桑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意象,常用来比喻晚年或即将结束的时光。“傍斜晖”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整句表达了尽管晚年时光美好,但终归要面对夕阳西下的现实,寓意着人生终将走向终结。

接下来的“莫嗔腐鼠将鸱嚇”,“腐鼠”在这里是一个贬义词,比喻那些贪图小利、不择手段的人。“鸱嚇”则是指猫头鹰,这里用以形容那些善于伪装、欺世盗名之辈。整句通过“腐鼠”与“鸱嚇”的形象,讽刺了那些在官场上为了私利而不顾道义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最后一句“元是鹓雏出世非”,“鹓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正直、高洁和才华横溢。这句诗通过“鹓雏”与“腐鼠”的对比,强调了真正的才华与品德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人才被埋没、而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的感慨和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现象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社会公正与道德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