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其一)
宋 · 梅尧臣
函关见残雪,褒谷闻春禽。
禽响通朱轮,马嘶入青林。
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
天外汉江来,城下渔网沉。
庖供缩项鳊,坐使宫娥斟。
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
禽响通朱轮,马嘶入青林。
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
天外汉江来,城下渔网沉。
庖供缩项鳊,坐使宫娥斟。
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
注释
函关:古代关隘名。残雪:冬末残留的雪。
褒谷:山谷名。
春禽:春天的鸟鸣。
朱轮:古代贵族所乘的红色车轮。
青林:青翠的树林。
寒泉:冰冷的泉水。
岑:山峰。
汉江:长江支流。
渔网:捕鱼工具。
缩项鳊:一种小型淡水鱼。
宫娥:宫廷中的女子。
斟:倒酒。
农桑:农业与养蚕。
古俗:古代风俗。
自通今:自然而然延续至今。
翻译
函谷关外见到残存的雪景,褒谷中传来春天的鸟鸣。鸟鸣声穿透朱色的车轮,马儿嘶鸣着踏入青翠的树林。
花影斑驳映照在乱石小路上,云雾缭绕着寒冷的泉水山峰。
天边的汉江水滚滚而来,城下渔网静静地沉在水中。
厨师烹煮着缩颈的鳊鱼,宫女们忙碌地斟酒待客。
农耕和蚕桑无需多言教导,古老的习俗自然延续至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送别友人韩玉汝前往洋州任职时的沿途景色和当地风土。诗中通过函谷关的残雪、褒谷的春鸟,展现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的生机。"禽响通朱轮,马嘶入青林"一句,以鸟鸣声与官车的轮声相呼应,描绘出送往任所的热闹场景,而"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则描绘了道路的险峻与山水的幽静。
诗人还借景抒怀,汉江天外来水,渔网沉城下,暗示友人将要面临的环境和生活。"庖供缩项鳊,坐使宫娥斟"两句,写出了当地丰饶的物产和待客的热情,以及宫廷般的待遇。最后两句"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表达了对洋州人民淳朴农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古风习俗延续至今的欣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风光,寓含着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地方文化的赞赏,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