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监挽词三首(其一)
宋 · 梅尧臣
昔罢宣城守,将归尚抚予。
殷勤为开径,惨怆遂登车。
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涟如。
殷勤为开径,惨怆遂登车。
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涟如。
注释
昔:从前。罢:辞去。
宣城守:宣城太守。
尚:还。
抚:安慰。
殷勤:热情。
径:道路。
惨怆:悲伤。
遂:于是。
告老:年老退休。
闻:听说。
还:返回。
楚:楚地。
遗荣:舍弃荣华。
疏:疏远。
西山:西山。
忽:忽然。
埋玉:掩埋英魂。
松露:松间的露水。
涟如:涟漪。
翻译
从前辞去宣城太守职位,即将回归时还来安慰我。他热情地为我开辟道路,悲伤的情绪中登上车子。
听说年老退休回到楚地,舍弃荣华我欣喜如疏远尘俗。
西山忽然掩埋了他的英魂,松间的露水增添了哀思的涟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袁大监(具体身份未详)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袁大监辞官归乡的深深感慨。首句“昔罢宣城守”回忆了袁大监曾经在宣城任职的往事,接着“将归尚抚予”写他对诗人的关怀和告别时的抚慰。第三句“殷勤为开径”描绘了袁大监的热心与周到,第四句“惨怆遂登车”则流露出离别时的悲伤情绪。
后两句“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表达了袁大监告老还乡的决定,他舍弃了世俗的荣耀,选择回归简朴的生活,诗人对此表示赞赏。“西山忽埋玉”以西山比喻袁大监的归隐之地,暗示他的离去如同美玉深藏,而“松露助涟如”则以松露滋润的景象,象征着袁大监高尚人格的遗泽,以及诗人对其逝去的哀思中带有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此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袁大监离任归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人品和选择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