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得亮奇奉天诗却寄赏析

得亮奇奉天诗却寄

近现代 · 黄浚
辽海书来雨乍晴,短笺疏字敌连城。
可应物态勤相习,不分诗篇时一鸣。
大事覆枰甘歛手,吾侪没世合无名。
粗才近与文移狎,残月清尊久罢倾。

词语解释

不分的意思:(1).不服气;不平。《南齐书·王僧虔传》:“ 庾征西 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蓴鱸不分因秋起,块垒生憎借酒浇。”(2).不料。 唐 陈陶 《水调词》之二:“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天下事,鬢边愁,付东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时醉梦 扬州 。” 清 朱彝尊 《咏古》诗之一:“ 汉皇 将将屈群雄,心许 淮阴 国士风。不分后来输 ...

残月的意思:◎ 残月 cányuè[crescent] 清晨出现的弯月;残缺不圆的弯月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粗才的意思:粗俗之才。 唐 白居易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诗:“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发扬蹈厉,而无餘藴,究属粗才。”...

大事的意思:[释义](名)重大的或重要的事情。 [构成]偏正式:大(事 [例句]决定大事。(作宾语)[反义]小情[同音]大势、大世、大士...

短笺的意思:简短的信函。 唐 刘禹锡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曾忝 扬州 荐,因君达短牋。”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随同许多珍物,包括几封 鲁迅 先生的短笺,悉数毁于 汉口 法 租界的战火中了。”...

合无的意思:犹何不。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合无遣官徧行天下,选择室女……以充后宫。” 明 陈子龙 《请假葬亲疏》:“ 李永茂 久列戎行,晓畅兵事,其才十倍于臣,合无令其暂管,必有裨益。”...

笺疏的意思:犹笺注。 宋 曾巩 《南轩记》:“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罔不毕载。” 清 戴名世 《己卯行书小题序》:“今夫道具载于四子之书,幽远閎深,无所不具,乃自 汉 唐 诸儒相继,训詁笺疏,卒无当于大道之要。” 郭沫若 《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他把德文逐字译成英文,把英文逐字译成华字,依华文文例整顿一遍之后,再来插说几句以当笺疏。”牋疏:章奏;书信。《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蒙 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牋疏。”《北史·萧大圜传》:“ 大圜 恐谗愬生,乃屏絶人事,门客左右,不过...

连城的意思:(1).指毗邻的诸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亦有鬻繒屠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 宋 赵蕃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之二:“俾公按连城,此责亦重矣。” 清 王士禛 《兰溪丞徐君殉节诗》:“连城大帅竖降旛,独有微官死报恩。”(2). 战国 时, 赵惠文王 得 和氏 璧, 秦昭王 寄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易璧。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连城”指 和氏 璧或珍贵之物...

辽海的意思:◎ 辽海 Liáohǎi[southea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泛指现在辽宁省东南一带,古代这些地方常有战事。这里借指战场...

没世的意思:[释义](名)指终身,一辈子。 [构成]动宾式:没|世 [例句]没世之恩。(作定语)...

诗篇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诗(总称)。这些诗篇写得很动人。(作主语) (2) (名)比喻生动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构成]偏正式:诗(篇 [例句]这是光辉的诗篇。(作宾语)...

疏字的意思:生育少。 汉 王充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文移的意思:文书,公文。《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於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 李贤 注:“《东观记》曰:‘文书移与属县’也。” 宋 王安石 《东流顿令罢官阻风示文答以四句》:“令尹犀舟失去期,憮然凭几占文移。”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二折:“我急急忙忙取得文移,趲程途不敢耽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嗣后本章禀奏以及文移书启,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

物态的意思:◎ 物态 wùtài[state of matter] 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物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吾侪的意思:◎ 吾侪 wúchái[we] 我辈;我们这类人吾侪同说书者。——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吾侪闷来村店饮村酒...

无名的意思:[释义](1) (形)没有名称的。他只是个无名小卒。(作定语) (2) (形)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 (3) (形)说不出所以然来;无缘无故的(多指不愉快的事情或情绪)。 [构成]偏正式:无(名 [反义]有名、著名[同音]无明...

相习的意思:(1).互相沿袭。 宋 司马光 《序赙礼》:“有因丧纳妇者,相习为常,恬不知怪。” 明 宋濂 《六经论》:“所以高者涉於虚远而不返,卑者安於浅陋而不辞,上下相习,如出一辙,可胜嘆哉。”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 东坡公 虽一时出之戏謔,难言大公,亦以见当时相习宴乐者多。”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当是时,史籍较略,民无谱谍,仍世相习,则人人自谓出于帝子, 稷 契 之托 高辛 是也。”(2).互相熟悉。《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听了多遍,渐渐相习。”《老残游记》第九回:“山上人与虎...

应物的意思:(1).顺应事物。《庄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锺泰 发微:“‘应物无方’,言不执滞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宋 欧阳修 《道无常名说》:“无常以应物为功,有常以执道为本。”《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2).犹言待人接物。《晋书·外戚传·王濛》:“虚己应物,恕而后行。”《隋书·循吏传·刘旷》:“ 刘旷 ,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