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恤六首答蔡生廷兰(其四)
清 · 周凯
蔡生澎湖秀,作歌以当哭。
上言岁凶荒,下言民茕独。
防患思社仓,加赈乞万斛。
悲哉蔡生言,淋浪泪满幅。
读书以致用,进生话款曲。
澎湖蕞尔区,赋税无盈缩。
地种网沪缯,贡饷不及六。
生齿日以繁,大化久沐浴。
岁供不加增,官输不加续。
今以廿载粮,充尔万民腹。
赈抚有成规,但期免沟渎。
极次分贫穷,岂能恣所欲。
止缘阻海风,来迟心愧恧。
转瞬麦秋至,高粱望成熟。
归告蚩蚩氓,安守毋多渎。
上言岁凶荒,下言民茕独。
防患思社仓,加赈乞万斛。
悲哉蔡生言,淋浪泪满幅。
读书以致用,进生话款曲。
澎湖蕞尔区,赋税无盈缩。
地种网沪缯,贡饷不及六。
生齿日以繁,大化久沐浴。
岁供不加增,官输不加续。
今以廿载粮,充尔万民腹。
赈抚有成规,但期免沟渎。
极次分贫穷,岂能恣所欲。
止缘阻海风,来迟心愧恧。
转瞬麦秋至,高粱望成熟。
归告蚩蚩氓,安守毋多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凯对蔡生廷兰的回应,题为《抚恤六首答蔡生廷兰(其四)》。诗中蔡生廷兰表达了对澎湖地区年成歉收、民众生活困苦的担忧,并提出了设立社仓、请求赈济万石的建议。周凯在诗中对蔡生廷兰的忧虑表示了理解和同情,同时解释了政府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的政策和限制。
诗中提到,虽然政府有既定的抚恤制度,但在分配资源时必须考虑贫富差异,不能任由人们随心所欲。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援助物资到达时间较晚,令蔡生廷兰感到愧疚。诗最后鼓励民众应坚守本分,等待援助的到来,不要心存奢望或过度忧虑。
整首诗体现了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和贫困问题时的复杂性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