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仙行赠万书记
连日东风料峭寒,黄鹂声断梅花落。
客来武夷访灵踪,八字洞门无锁钥。
溪头昨夜添新雨,桃片满溪红灼灼。
苍苔满地空绿匀,芳草无言烟漠漠。
捣药声乾丹井寒,虹桥一断收霞幕。
千古松风学凤笙,向晚清客满林壑。
山光不动旧松竹,洞中惨惨悲猿鹤。
机岩学馆空无人,紫领丹丘久萧索。
雾暗平林虎长啸,碧潭生花老龙跃。
峭崖飞鸟不敢过,万丈苍琼真峻削。
山中金蟾不可寻,石边且取黄芝嚼。
我生逍遥事落魄,泉石烟霞得真乐。
身披绿麻戴青蒻,横担碧藜蹑芒屩。
只爱山林厌城郭,却厌膏粱爱藜藿。
冷眠石上入华胥,梦见太虚无斧凿。
朅来洞中未半饷,转盼又觉经旬朔。
今朝云头雨收脚,欲归又被溪山缚。
欲作此地三间茅,朝餐红霞暮饮瀑。
已有神仙分定缘,定知道外无乾坤。
只愁天上多官府,九转丹成未敢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嶰管:竹笛。葭:初春芦苇。
青女:霜神。
前行:行走。
夜恶:夜色凄凉。
东风:春风。
料峭:寒冷。
梅花落:梅花飘落。
八字洞门:武夷山的某个洞口。
桃片:桃花瓣。
红灼灼:鲜艳如火。
苍苔:青苔。
绿匀:均匀覆盖。
漠漠:迷茫。
丹井:炼丹的井。
虹桥:天边的彩虹。
凤笙:凤凰的笙箫声。
清客:清风。
惨惨:凄惨。
猿鹤:猿猴和鹤。
机岩学馆:废弃的学馆。
紫领丹丘:荒凉的仙境。
雾暗:雾气浓厚。
老龙跃:老龙腾跃。
峭崖:陡峭的山崖。
峻削:陡峭。
金蟾:传说中的仙物。
黄芝:黄色的灵芝。
逍遥:自由自在。
落魄:困顿。
绿麻:绿色麻布。
青蒻:青色草帽。
膏粱:美食。
藜藿:粗粮。
华胥:传说中的梦境。
斧凿:人工雕琢。
朅来:忽然。
经旬朔:过了很多天。
云头雨收:雨停。
溪山缚:被山水美景吸引。
三间茅:简陋的茅屋。
红霞:朝霞。
瀑:瀑布。
神仙分定缘:与山林的缘分。
道外:世外。
官府:官吏。
九转丹:炼丹过程。
翻译
嶰竹笛声轻扬,初春葭莩已开,青霜女神仍在前行,夜色更显凄凉。连日东风刺骨寒,黄鹂歌声消散,梅花飘落,一片凋零景象。
客人来访武夷山寻找仙迹,八字洞门无锁,自由开放。
溪水昨晚下过新雨,桃花满溪,鲜艳如火。
青苔遍地,绿意盎然,芳草丛中,烟雾迷茫。
药杵声断,丹井寒冷,天边彩虹消失,夜幕降临。
千年的松风吹过,仿佛凤笙声声,傍晚清风,林谷皆满。
山色静止,古松翠竹依旧,洞中猿鹤哀鸣,凄惨无比。
机岩学馆空无一人,紫领丹丘久已荒凉。
雾气笼罩,平林虎啸,碧潭中老龙跃起,山势险峻。
飞鸟不敢穿越峭崖,万丈苍岩,峻峭如削。
山中金蟾难以寻觅,暂且嚼食路边黄芝以解馋。
我生活自在,虽落魄但乐在山林,泉石烟霞中寻求真谛。
身穿绿麻,头戴青蒻,肩扛碧藜,脚踏芒鞋。
我爱山林,厌倦城市,宁愿食粗茶淡饭。
石上冷睡,梦入仙境,无须人工雕琢。
刚进洞不久,转眼已过数日。
今日云雨停歇,欲归却被山水美景牵绊。
想在此建三间茅屋,朝饮山间红霞,暮饮瀑布。
我与山林有缘,深知世外另有天地。
唯恐天宫官僚众多,丹药炼成也不敢妄自吞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道人,对自然环境有着深切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诗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排斥。
开篇“嶰管飞葭方孟籥,青女仍前行夜恶”两句,通过描写山林中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下来的“连日东风料峭寒,黄鹂声断梅花落”则是对春日寒冷和梅花凋零的生动刻画。
诗人在“客来武夷访灵踪,八字洞门无锁钥”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探索,以及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随后的“溪头昨夜添新雨,桃片满溪红灼灼”描绘了一幅山溪春雨后桃花盛开的美丽图景。
在“苍苔满地空绿匀,芳草无言烟漠漠”中,诗人通过对苍苔和芳草的描述,传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与静谧。紧接着,“捣药声乾丹井寒,虹桥一断收霞幕”则是对道家修炼生活的一个侧面描绘。
“千古松风学凤笙,向晚清客满林壑”两句,通过对松风和晚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长久赞赏和沉醉。接下来的“山光不动旧松竹,洞中惨惨悲猿鹤”则是对山林静谧与古老生命力的感慨。
在“机岩学馆空无人,紫领丹丘久萧索”中,诗人透露了自己对道法修炼之地的向往和对孤寂生活的接受。随后的“雾暗平林虎长啸,碧潭生花老龙跃”则是对山林深处奇幻景象的一种描绘。
“峭崖飞鸟不敢过,万丈苍琼真峻削”两句,通过对险峻山势的描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下来的“山中金蟾不可寻,石边且取黄芝嚼”则是对道家丹药和灵物的一种追求。
诗人在“我生逍遥事落魄,泉石烟霞得真乐”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满足和喜悦。随后的“身披绿麻戴青蒻,横担碧藜蹑芒屩”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写实。
在“只爱山林厌城郭,卻厌膏粱爱藜藿”中,诗人明确了自己的情感倾向,即偏好自然之美而不喜欢世俗的繁华。接下来的“冷眠石上入华胥,梦见太虚无斧凿”则是对超脱尘世的一种追求。
“朅来洞中未半饷,转盼又觉经旬朔”两句,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一种超然态度。随后的“今朝云头雨收脚,欲归又被溪山缚”则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深情依恋。
最后,“欲作此地三间茅,朝餐红霞暮饮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由自在的追求。全诗以其鲜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