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杜景齐归平阳二首(其一)赏析

送杜景齐归平阳二首(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每忆东瓯郡,柑花入梦香。
市人无素服,田妇亦红妆。
鲎蟹丰渔户,犀珠聚䌖商。
年登犹足乐,何必殢钱塘。

注释

忆:回忆。
东瓯郡:古代地名,今浙江温州一带。
柑花:橘树的花,有香气。
梦香:梦境中带着香气。
市人:城市居民。
素服:素色衣服。
田妇:农村妇女。
红妆:穿着艳丽的衣服。
鲎蟹:海洋生物,壳硬,肉可食。
丰渔户:渔业丰收的渔家。
犀珠:犀牛角或贝壳磨制的珠子,珍贵。
䌖商:贩卖丝绸的商人。
年登:丰收之年。
乐:快乐。
殢:滞留,沉迷。
钱塘:古地名,今杭州。

翻译

每当回忆起东瓯郡,满城柑花香气入梦来。
市民们无需穿素色衣物,农妇们也打扮得红红火火。
渔家丰收鲎蟹,商贾聚集犀珠交易。
年景富饶已足够快乐,何必要滞留在钱塘江边呢。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东瓯郡的美丽风光,以及那里人民的富足生活。"每忆东瓯郡,柑花入梦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怀念之情,柑花的香气甚至能进入梦中,显示了这里自然环境的宜人。

市民和田妇都没有简单的衣着,反而是盛装打扮,体现了当地经济的繁荣。"鲎蟹丰渔户,犀珠聚䌖商"则描绘了一幅渔家丰收、商贾聚集的景象,显示了农业和商业都十分发达。

最后两句"年登犹足乐,何必殢钱塘"表达了诗人认为只要年岁平安,就已经是最大的快乐,不需要过多追求物质财富。这里可能隐含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东瓯郡风光和民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简单快乐生活的追求。这是一种典型的田园诗意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