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志康
平生愿得逢若士,庶几爱我非姑息。
先生少抱王佐才,早以声名驰上国。
白头犹著从事衫,正坐不为俗子屈。
刚风由来有家学,不信直前能缺折。
世无子期谁赏音,伯牙太息弦应绝。
晚从南阳客塞上,岂为文章工草檄。
厌闻可否梁丘据,磨砺正须烦子革。
先生持此虽暂合,鸿鹄要是云间翮。
夜光明月遭抋剑,未肯碌碌同沙砾。
翻然赋归一何速,越吟久自同庄舄。
世间轩冕岂不欲,凿枘两穷安所得。
不如乞身向嵩少,问舍求田乃良策。
祖生从此须著鞭,我当继蜡登山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送孙志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对友人孙志康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才华与志向的赞赏。
首句“季孙爱我如美疢,孟孙恶我如药石”以季孙、孟孙分别比喻对待不同人的态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情感关系。接着,“平生愿得逢若士,庶几爱我非姑息”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像若士这样真正欣赏自己、不因私心而姑息的人的愿望。
“先生少抱王佐才,早以声名驰上国”赞扬友人孙志康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并且在当时就已经名声远播。“白头犹著从事衫,正坐不为俗子屈”描述了孙志康即使年老仍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屈服的形象。
“刚风由来有家学,不信直前能缺折”进一步赞美孙志康的刚毅性格和坚持原则的精神。“世无子期谁赏音,伯牙太息弦应绝”借用伯牙与子期的典故,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晚从南阳客塞上,岂为文章工草檄”说明孙志康晚年的生活选择,可能与文学创作有关。“厌闻可否梁丘据,磨砺正须烦子革”通过引用梁丘据的故事,表达了对孙志康追求卓越、不断磨砺自己的肯定。
“先生持此虽暂合,鸿鹄要是云间翮”用鸿鹄比喻孙志康的高远志向,暗示其最终将展翅高飞。“夜光明月遭抋剑,未肯碌碌同沙砾”表达了对孙志康独特才华和不平凡人生的期待。“翻然赋归一何速,越吟久自同庄舄”描述了孙志康突然决定归隐的情景,与古代文人庄舄的典故相呼应。
最后,“世间轩冕岂不欲,凿枘两穷安所得”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满足。“不如乞身向嵩少,问舍求田乃良策”鼓励孙志康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祖生从此须著鞭,我当继蜡登山屐”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表示将追随友人,共同追求精神上的成长与自由。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通过对孙志康个人经历和志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人生选择的认同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