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其五)
宋 · 刘克庄
户外跫然闻足音,或怀漫刺袖新吟。
樽空愧不能觞客,绠短如何敢汲深。
薄俗求疵谁掩恶,先贤虑患或阳瘖。
国人岂待侬箴儆,持在萤窗且自箴。
樽空愧不能觞客,绠短如何敢汲深。
薄俗求疵谁掩恶,先贤虑患或阳瘖。
国人岂待侬箴儆,持在萤窗且自箴。
注释
跫然:形容脚步声轻柔。袖新吟:衣袖中藏着新写的诗篇。
樽空:酒杯空了。
绠短:绠绳短。
汲深:打深井取水。
薄俗:浅薄的风气。
阳瘖:表面上沉默不语。
箴儆:规劝。
萤窗:微弱的灯光。
翻译
户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或许有人衣袖藏着新诗吟唱。酒杯空了,我惭愧无法招待客人,绠绳太短,怎敢去打深井取水。
浅薄的风气下,人们挑剔瑕疵,掩饰恶行,先贤忧虑却可能表面沉默。
国民并不需要我来直言规劝,我在微弱的灯光下自我反省即可。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诗句。从字面上看,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孤独与自省的情怀。他听到了户外传来的脚步声,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甚至开始吟诵着新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樽空愧不能觞客,绠短如何敢汲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谦和对深奥知识难以企及的自卑之情。诗人可能是一位学者或文人,对自己的学问不够自信。
薄俗求疵谁掩恶,先贤虑患或阳瘖。这两句则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评和担忧。在一个充满缺陷的世界里,人们总是在寻找别人的过错,而诗人却在思考前賢们留下的智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国人岂待侬箴儆,持在萤窗且自箴。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同胞受到伤害或警告,因此他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昏暗的窗前自我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是对个人修养、知识追求、社会批评以及国家关怀的一种文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