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馀庵先生年六十有九七十有七八十八十有四时皆生一子今己巳八十有五矣诗以寿之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老蚌偏于珠子宜,七旬生到九旬时。
张苍日日餐香乳,方朔年年娶小姬。
几树白华芳子舍,一群雏凤引原枝。
真仙咫尺须瞻拜,肉角峨峨复秀眉。
张苍日日餐香乳,方朔年年娶小姬。
几树白华芳子舍,一群雏凤引原枝。
真仙咫尺须瞻拜,肉角峨峨复秀眉。
鉴赏
此诗描绘了张馀庵先生长寿且子孙满堂的非凡人生。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的长寿与家族繁盛。
“老蚌偏于珠子宜”,以老蚌喻张馀庵先生,暗示其年岁虽高,但智慧与成就如同珍珠般珍贵。“七旬生到九旬时”,描述了先生在年过七旬后,依然能迎来生命的又一个高峰,九旬之时,再次生育,展现其生命力之旺盛。
“张苍日日餐香乳,方朔年年娶小姬”,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张苍与东方朔,分别代表古代的智者与风流人物,以此来赞美张馀庵先生不仅长寿,而且生活充满智慧与乐趣。“餐香乳”象征着生活的滋润,“娶小姬”则暗示其晚年仍保持活力与热情。
“几树白华芳子舍,一群雏凤引原枝”,“白华”、“雏凤”均为美好意象,分别指代先生的子女与孙辈,形象地描绘了家族的繁荣与后代的茁壮成长。
“真仙咫尺须瞻拜,肉角峨峨复秀眉”,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张馀庵先生的敬仰之情,称其为接近神仙的存在,不仅因为他的长寿,更因为他的人生充满了智慧、热情与家族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张馀庵先生长寿与家族繁盛的描绘,既赞美了其个人的非凡成就,也体现了对长寿与家族传承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