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事昭陵述感
金縢顾命留三相,玉辇升中已一年。
封似灞陵终用俭,衣留轩冢合成仙。
微臣握管恩偏重,痛彻龙髯上九天。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祗事昭陵述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皇室命运的感慨。首句“日角常瞻御扇前”描绘了皇帝的身影常在眼前,暗示对往昔的怀念;“岂知人世有桑田”则感叹世事如沧海桑田,人事无常。
“金縢顾命留三相”引用《尚书》中的典故,意指国家大事曾依赖于辅政大臣的智慧;“玉辇升中已一年”则暗指皇帝的去世,时间匆匆过去,物是人非。“封似灞陵终用俭”提到皇帝的节俭遗风,即使死后陵墓也保持简朴;“衣留轩冢合成仙”则寓言皇帝的灵魂升天,与道教仙化的观念相联系。
最后两句“微臣握管恩偏重,痛彻龙髯上九天”直抒胸臆,表达诗人作为臣子对故去君主的深深哀思,以及对皇家恩泽的感激之情,情感深沉而悲痛,直达天庭。整体而言,此诗以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昭陵及其主人的敬仰和哀悼。
词语解释
灞陵的意思:古地名。本作 霸陵 。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 汉文帝 葬于此,故称。 三国 魏 改名 霸城 , 北周 建德 二年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岂知 灞陵 夜猎,犹是故时将军。” 唐 李白 《忆秦娥》词:“ 秦 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 伤别。” 宋 晁补之 《永遇乐·东皋寓居》词:“只愁恐轻鞍犯夜, 灞陵 旧路。” 清 钱谦益 《燕市别惠房二老》诗:“龙汉劫中期后会, 灞陵 回首重依然。”...
成仙的意思:成为神仙。 南朝 陈 伏知道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人慙 萧史 ,相偶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一:“ 蔡经 新学道, 王烈 旧成仙。” 许地山 《女儿心》三:“她还想着,他们把她带到那里也许是为教她们也成仙。”...
顾命的意思:顾命指的是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的性命。...
合成的意思:[释义](1) (动)由部分组成整体。合力是分力合成的。(作谓语) (2) (动)通过化学反应使成分比较简单的物质变成成分复杂的物质。合成物质。(作定语) [构成]动补式:合〈成...
金縢的意思:(1).谓用金属制的带子将收藏书契的柜封存。《书·金縢》:“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匱中。” 蔡沉 集传:“金縢,以金缄之也。”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玉琰其版,金縢其匱。” 顾馀 《咏古·王莽》:“金縢莫解 康陵 慟,玉璽谁怜 文母 愚。”(2).指收藏书契的柜。 三国 魏 曹植 《怨歌行》:“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文选·左思<魏都赋>》:“闚玉策於金縢,案图籙於石室。” 吕向 注:“金縢,金匱也。所谓玉版金匱石室,藏秘书之所,帝王图籍於此藏也。” 唐 许浑 《献韶阳相国崔公》诗...
九天的意思:◎ 九天 jiǔtiān[the Ninth Heaven;the highest of heavens]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龙髯的意思:亦作“ 龙髥 ”。1.龙之须。《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峤 《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 ,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 鼎湖 龙髯安可攀?” 清 顾炎武 《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
偏重的意思:◎ 偏重 piānzhòng[overweight] 特别看重...
人世的意思:[释义](名)人间。也说人世间。 [构成]偏正式:人(世 [例句]他已不在人世。(作宾语)[同音]人士、人事、人氏...
日角的意思:(1).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旧时相术家认为是大贵之相。《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準,日角。” 李贤 注引 郑玄 《尚书中候》注:“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事同》:“ 光武 日角, 唐高祖 亦日角。”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若吾真圣主面形日角,眼若日轮,毫光映射,无敢仰视之者,即在游天下时而然也。”相术家亦称额骨隆起入左边发际为“日角”,入右边发际为“月角”。《文选·刘孝标<辩命论>》:“龙犀日角,帝王之表。” 李善 注...
三相的意思:(1).三位丞相。指 汉代 朱博 、 平当 、 王嘉 。《汉书·孔光传》:“ 光 退閭里,杜门自守。而 朱博 代为丞相,数月,坐承 傅太后 指妄奏事自杀。 平当 代为丞相,数月薨。 王嘉 復为丞相,数諫争忤指。旬岁间閲三相,议者皆以为不及 光 。” 南朝 齐 谢朓 《秋夜讲解》诗:“六龙且无借,三相寧久长。”(2).三位丞相。指 唐代 张嘉贞 、 张延赏 、 张弘靖 。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序》:“宾护尚书 河东 张公 ,三相盛门,四朝雅望。”参见“ 三相张家 ”。(3). 唐 代指中书、...
桑田的意思:(1).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説于桑田。”(2).也专指植桑之田。 唐 韦应物 《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庆 去巡閲,他便説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3).指桑田沧海的相互变化。 明 杨珽 《龙膏记·游仙》:“看人间几变桑田,忙提觉柱下仙官,早唤醒绣户嬋娟,休恋着舞镜飞鸞。” 清 吴伟业 《海户曲》:“遂使 相如 夸陆海,肯...
上九的意思:(1).《易》卦在第六位的阳爻叫上九。《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文言》释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2).喻道德学问最高的人。 黄节 《李氏<焚书>跋》:“ 龙谿 之学一传而为 何心隐 ,再传而为 卓吾 。故 卓吾 论 心隐 ,尊以为上九大人。”(3).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古称上九。《太平御览》卷九九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4).古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参见“ 下九 ”。...
升中的意思: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 唐 武则天 《昇仙太子碑》序:“西鶼东鰈,已告太平之符; 鄗 黍 江 茅,屡荐昇中之应。”(1).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礼记·礼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 郑玄 注:“升,上也。中,犹成也。谓巡守至於方狱,燔柴,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后以“升中”指祭天。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类帝禋宗,光有神器。升中以祀羣望,摄袂而朝诸夏。”《旧唐书·孝友传·裴守真》:“况升中大事,华夷毕集,九服仰垂拱之安,百蛮怀率舞之庆。” 清 王士禛 《滇南凯旋歌》之...
微臣的意思:卑贱之臣。常用作谦词。《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微臣司戚,敢告在斯。”《宋书·彭城王义康传》:“臣草莽微臣,窃不自揆,敢抱葵藿倾阳之心,仰慕《周易》匪躬之志。” 元 吴师道 《朝阳台》诗:“微臣 宋玉 夸能赋,当日 襄王 岂真遇。”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伏念微臣,初来有志。诵诗书,力学躬耕修己,不復贪荣利。” 姚雪垠 《燕辽纪事》:“微臣身为本兵,不能代陛下分忧,实在罪不容诛。”...
握管的意思:◎ 握管 wòguǎn[write] 执笔援纸握管,会性通神...
玉辇的意思: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晋 潘岳 《籍田赋》:“天子乃御玉輦,荫华盖。” 唐 杜牧 《洛阳长句》诗之二:“ 连昌 绣岭 行宫在,玉輦何时父老迎?” 清 纳兰性德 《王明君》诗:“椒庭充选后,玉輦未曾迎。”...
知人的意思:(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