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大德元年丁酉岁六月大雨前所未见父老云百八十年无此水矣仲退赋长句纪事次韵赏析

大德元年丁酉岁六月大雨前所未见父老云百八十年无此水矣仲退赋长句纪事次韵

宋 · 徐瑞
曾将太乙推主客,不眠坐数莲花滴。
今年春夏甲子雨,白发无端为忧国。
乘船入市谶不虚,平陆成江势何斥。
乃当六月初五夜,天意冥冥难察识。
直疑女娲功未完,石破天穿地维折。
飞廉上助澎湃威,冯夷不辟泉源脉。
城中鱼鳖混生人,楼堞瀰漫不计尺。
彭城当年二丈八,苏公堤卫无遗迹。
喜闻贤守力赈济,安得神人拔其塞。
不然帝复陆浑怨,特遣五龙施此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罕见的大雨,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暴雨带来的惊人景象和对社会的影响。开篇“曾将太乙推主客”,运用神话典故,暗示自然界的巨大威力。接着“不眠坐数莲花滴”则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关注。

“今年春夏甲子雨,白发无端为忧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即使在个人衰老之时,仍心系国家安危。接下来,“乘船入市谶不虚,平陆成江势何斥”描绘了暴雨导致的地理变化,平地变江河,景象异常。

“乃当六月初五夜,天意冥冥难察识”强调了这场雨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直疑女娲功未完,石破天穿地维折”借用神话故事,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欲。

“飞廉上助澎湃威,冯夷不辟泉源脉”进一步描绘了暴雨的猛烈,以及它对自然界的冲击。而“城中鱼鳖混生人,楼堞瀰漫不计尺”则形象地展示了暴雨对城市生活的影响,甚至让鱼儿与人类混居,楼台淹没,难以计量。

最后,“彭城当年二丈八,苏公堤卫无遗迹”回顾历史,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差异,苏公堤的消失象征着文明的变迁。诗人“喜闻贤守力赈济,安得神人拔其塞”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积极应对灾难的赞赏,并期待神灵或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来解决困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同时,通过引用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