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过西郊韵
川迥众沤集,天清孤筜归。
寒烟蔓草密,积雨豆苗稀。
临流拟结构,息鞅振尘衣。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尧的《和友人过西郊韵》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郊外的宁静景象。首句“秋原晚萧旷”展现了广袤的田野在傍晚时分显得空旷而寂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凄凉。接着,“杖藜荒径微”写诗人独自拄着藜杖,沿着荒芜的小路前行,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川迥众沤集”运用比喻,将河流比喻为广阔的空间,众多泡沫聚集,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天清孤筜归”则以孤雁归巢的形象,寓言诗人自己在清冷天空下的孤独归途。
“寒烟蔓草密”描绘了秋草丛生,烟雾弥漫的景象,渲染了环境的冷寂。最后一句“积雨豆苗稀”则反映了连绵雨后,田间作物稀疏的状态,显示出自然界的变迁和生活的艰辛。
最后两句“临流拟结构,息鞅振尘衣”表达了诗人面对流水,似乎在构思或规划,想要暂时放下疲惫,整理思绪,抖落尘埃,寻求片刻的宁静与自我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思考。
词语解释
豆苗的意思:(1).豆的幼苗。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种豆 南山 下,草盛豆苗稀。” 唐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诗:“ 南山 豆苗早荒秽, 青门 瓜地新冻裂。” 宋 杨万里 《行圃》诗:“薤本新痕割復齐,豆苗初叶合仍离。” 清 惠士奇 《田家行》:“屋边豆苗垂宛宛,雁齿丛长雀梅短。”(2).蔬菜的一种。多指豌豆的嫩茎叶。 梁实秋 《雅舍谈吃·煎馄饨》:“馄饨做得不错,汤清味厚,还加上几小块鸡血几根豆苗。”...
积雨的意思:◎ 积雨 jīyǔ[prolonged raining] 长久下雨积雨成灾...
结构的意思:[释义](动)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构成]并列式:结+构 [例句]文章结构合理。(作主语)[同义]构造...
蔓草的意思:[释义](名)爬蔓的草。 [构成]偏正式:蔓(草...
秋原的意思:秋日的原野。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壅夏河之长泻,扑秋原之猛燎。”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慟哭秋原何处村,千家今有百家存。” 清 徐枋 《食园茄》诗:“尝新霑夏实,垂露摘秋原。” 叶圣陶 《微波》:“那一头柔发,以前这样梳那样装不知换过多少花样,印过多少羡爱的目光,现在像秋原的衰草了。”...
天清的意思:天气清朗。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唐 韩愈 《明水赋》:“夜寂天清,烟消气明。”...
息鞅的意思:下马休息。 明 文徵明 《陈氏池亭纳凉》诗:“息鞅偎南榭,褰裳荫北堂。”...
杖藜的意思:(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