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衣阁赞
宋 · 释德洪
达磨信衣,转相传付。
四传至今,今以付汝。
受授惟艰,命如悬絮。
法遍沙界,此衣乃住。
想见峰前,父子相语。
唯僧行月,以阁其处。
坐令朱栏,环绕云雨。
四传至今,今以付汝。
受授惟艰,命如悬絮。
法遍沙界,此衣乃住。
想见峰前,父子相语。
唯僧行月,以阁其处。
坐令朱栏,环绕云雨。
鉴赏
这首《传衣阁赞》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是对于禅宗衣钵传承的一种颂扬与赞美。诗中充满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崇敬之情。
“达磨信衣,转相传付。”开篇即点明了禅宗衣钵传承的起源与重要性,达磨大师将衣钵作为佛法传承的象征,代代相传,体现了佛法的连续性和精神的不朽。
“四传至今,今以付汝。受授惟艰,命如悬絮。”接着描述了衣钵传承的艰难过程,每一任传承者都需经过严格的考验和深思熟虑,如同生命悬于一线,充满了不确定与挑战,但正是这种艰难,使得佛法得以在不断的试炼中得到深化和发扬。
“法遍沙界,此衣乃住。”指出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如同遍布整个宇宙的真理,而衣钵则是承载这些法义的载体,它不仅代表了佛法的传承,更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传递。
“想见峰前,父子相语。唯僧行月,以阁其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想象着在山峰之前,师徒之间进行着深入的对话,月光下的僧侣们则守护着衣钵,确保其安全与传承。这里强调了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佛法的共同追求。
“坐令朱栏,环绕云雨。”最后两句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佛法如同一道光芒,穿透云雨,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使得佛法的教诲得以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禅宗衣钵传承的精神内涵,以及对佛法普遍真理的崇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