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岩杂言(其三)
日晚下床行一遍,石炉烧过几行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松岩之下的静谧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事物的深刻洞察。
首句“跏趺默数鼻中息”,描述了修行者盘腿而坐,默默数着自己的呼吸,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控制,更是对心灵的净化。通过数息,修行者达到了内心的宁静,摒弃了外界的纷扰,专注于当下,体现了禅宗中“观照”的精髓。
次句“始促须知久自长”,则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相对性与内在的恒常。在修行者的视角中,短暂与永恒并非对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依存的。这里的“始促”与“久自长”形成对比,暗示了修行者对于时间流逝的独特理解,即在内心深处,每一刻都是永恒的,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个人的心境与感知。
第三句“日晚下床行一遍”,描绘了修行者日复一日的生活规律,通过简单的日常活动,如在傍晚时分起身行走一圈,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象征着修行者对生活的态度——简单、专注且持之以恒。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修炼,体现了佛教中“行住坐卧皆是道”的理念。
最后一句“石炉烧过几行香”,将场景进一步深化,通过石炉与香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香烟缭绕,不仅净化了空气,也净化了心灵,象征着修行者通过冥想与仪式,逐渐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升华。同时,这一细节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耐心与坚持,每一缕香烟的升起,都是一次心灵的提升。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修行者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平静、时间的相对性、日常生活的修行以及心灵的净化,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禅宗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词语解释
跏趺的意思:“结跏趺坐”的略称。1.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或单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单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据佛经说,跏趺可以减少妄念,集中思想。《无量寿经》卷上:“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小师之趋东室也,急欲化去,跏趺不尽一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豁然而寤,见老僧犹跏趺座上。”(2).泛指静坐,端坐。 宋 苏轼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之一:“也知卜筑非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宋 陆游 《别...
默数的意思:暗自计数。 宋 苏轼 《淮上早发》诗:“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 淮 中十往来。”...
日晚的意思:犹傍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饟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北周 庾信 《春赋》:“三日 曲水 向 河 津,日晚 河 边多解神。” 唐 李白 《天马歌》:“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水浒传》第三七回:“你那里去来?和甚人廝打?日晚了,拖枪拽棒?”...
行香的意思:(1).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 南北朝 。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 唐 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南史·王僧达传》:“先是, 何尚之 致仕,復膺朝命,於宅设八关斋,大集朝士,自行香。” 唐 张籍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诗:“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忌日,两京大寺各二,以散斋僧尼。文武五品已上,清官七品已上皆集,行香而退。”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行香起於 后魏 及 江 左 齐 梁 间。每燃香燻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 唐...
须知的意思:◎ 须知 xūzhī(1) [notice;points for attention]∶关于从事某一活动必须知道的事情考试须知(2) [guide]∶关于某事或某活动的指南性知识或信息游览须知◎ 须知 xūzhī[should know;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必须知道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中息的意思:(1).中间停歇;中止。《文选·马融<长笛赋>》:“藎滞抗絶,中息更装。” 李周翰 注:“中道息曲而復调气缓吹。” 南朝 宋高祖 《与臧焘书》:“戎车屡警,礼乐中息。” 南朝 梁武帝 《答萧颖胄书》:“处分已定,安可中息。”(2).次子。 南朝 梁简文帝 《长安有狭斜行》:“大息騫金勒,中息綰黄银,小息始得意,黄头作弄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