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箪酒初倾,蜡泪堆盘花颤。
短棹轻游休忆,正玉雪、衮师在眼。
灯重剪。
隔春情事,沧桑千片。
鬓丝不为秋悲,只蜡凤虚堂,弄梅孤馆。
哀乐中年,愁听砌虫凄叹。
投杖沉吟何意,好觅取、一襟萧散。
天正远。
柔杨黯凋江岸。
词语解释
哀乐的意思:[释义](名)悲哀的乐曲。 [构成]偏正式:哀(乐 [例句]演奏哀乐。(作宾语)哀乐阵阵传来。(作主语)...
鬓丝的意思:亦作“鬂丝”。鬓发。 唐 李商隐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诗:“心铁已从干鏌利,鬢丝休嘆雪霜垂。” 明 李标 《寄怀无尘上人》诗:“蒲柳先衰感鬢丝,孤踪不定益凄其。” 清 陶窳 《冬草》诗:“世态看蓬转,孤心感髩丝。” 清 徐曼仙 《漫成》诗:“白到鬂丝羞镜影,红多血泪浣衣尘。” 戴望舒 《霜花》诗:“我静观我鬓丝的零落,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之秋。”...
薄暮的意思:◎ 薄暮 bómù[at dusk] 傍晚每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加以薄暮逆夷又发火烧潮音街。——《广州军务记》...
不为的意思:(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3)...
沧桑的意思:◎ 沧桑 cāngsāng“沧海桑田”的缩语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沉吟的意思:沉思、凝思;静静地思考。...
愁听的意思:听而生愁,怕听。 唐 王昌龄 《送魏二》诗:“忆君遥在 瀟 湘 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宋 柳永 《过涧歇近》词:“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
春情的意思:◎ 春情 chūnqíng(1) [stirring of love]∶男女相互爱恋的感情;春心(2) [scene in the spring]∶春天的景致或意趣...
短棹的意思:亦作“ 短櫂 ”。 1.划船用的小桨。 五代 阎选 《定风波》词:“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 宋 朱敦儒 《好事近·渔父》词:“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元 张宪 《赋松江渔者》:“短櫂轻舟白髮翁,往来常在 泖 西东。” 清 侯方域 《与阮光禄书》:“僕今已遭乱无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2).指小船。 唐 戴叔伦 《泛舟》诗:“孤尊秋露滑,短櫂晚烟迷。”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词:“平生 太湖 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浮生的意思: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孤馆的意思:孤寂的客舍。 唐 许浑 《瓜州留别李诩》诗:“孤馆宿时风带雨,远帆归处水连云。” 宋 秦观 《踏莎行》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清 黄景仁 《春夜杂咏》:“轻阴积孤馆,枕簟流微凉。” 郁达夫 《客感寄某》诗之一:“一夜秋风兰蕙折,残星孤馆梦无成。”...
衮师的意思:唐 李商隐 幼子名 衮师 , 商隐 有《骄儿诗》云:“ 衮师 我骄儿,美秀乃无匹。”后遂用为对娇儿的美称。 清 缪沅 《房中诗》:“娇儿衮师绕案长,文如翻水声琅琅。” 清 黄遵宪 《代柬寄诗五兰谷并问诸友》:“近来仍过我,见我衮师无?”...
寒薄的意思:(1).中医谓寒气逼阻于皮肤。《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鬱乃痤。”(2).对人冷淡;薄情。《左传·闵公二年》“虽知其寒” 宋 林尧叟 注:“虽知君心寒薄,然而不孝不忠之恶名不可取。”(3).谓命相不好,福分浅薄。 宋 钱愐 《钱氏私志·明节刘后》:“﹝妾﹞命分寒薄,至此夭折,虽埋骨於九泉,魂魄不离左右。”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聚九姨》:“非敢有择,七姨骨相寒薄,不可为婚。”(4).贫寒,不富裕。《西游记》第八六回:“我见你府上也寒薄,只可将就一饭,切莫费心大摆布。”《红楼梦》第...
何意的意思:(1).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整 闻声仍打 逡 , 范 唤问:‘何意打我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2).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
蜡泪的意思:◎ 蜡泪 làlèi[guttering or dripping of a candle] 蜡油顺点着的蜡烛向下流淌,状如流泪...
蜡凤的意思:蜡泪制的凤凰。指 南朝 齐 王僧绰 采蜡烛珠为凤凰事。一说为 王僧虔 。后用为少年嬉游之典。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之四:“始忆庚寅降 屈原 ,旋看蜡凤戏 僧虔 。” 宋 辛弃疾 《南乡子》词:“日日 老莱 衣,更解风流蜡凤嬉。”参阅《南齐书·王僧虔传》。参见“ 蜡烛珠 ”。...
弄梅的意思:唐 李白 《长干行》之一:“妾髮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遶牀弄青梅。”因以“弄梅”喻男女儿童间的天真亲昵。 宋 陈亮 《柳梢青》词:“鬭草风流,弄梅情分,教人思忆。”参见“ 青梅竹马 ”。...
觅取的意思:◎ 觅取 mìqǔ[seek for] 仔细寻找而得到野鸡到处觅取食物...
盘花的意思:以彩线盘绕编织成花形的一种工艺。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四:“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綰,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包公毅 《上海竹枝词》之二:“半臂轻裁蝉翼纱,襟儿一字尽盘花。”...
情事的意思:(1).事实,情况。《庄子·天地》:“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解纷》:“夜深屏人与语,告以情事,欲令逃匿。”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 杜工部 云:‘伯仲之间见 伊 吕 。’盖千载论 孔明 者,至是始定。孰谓文人笔端迂远情事,亡足重轻哉?” 清 梅曾亮 《陆母林孺人像赞》:“乃録其德行焯焯者数十事,示年家子 梅曾亮 ,命为之赞,且敍其不可已之情事。” 蒋光慈 《一个从红军退伍归农的兵士》诗:“终日里在枪林弹雨之中过生活,几几乎把家园的情事全忘完。”(...
丝雨的意思:像丝一样的细雨。 唐 周彦暉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明 俞国贤 《展先子墓晚归即事》诗:“罢扫春山归路迟,东风丝雨带寒吹。”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诗:“空香浥路飘丝雨,重縠流云裹珮环。”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九:“阴晴不定的天色,凄凄的丝雨,心神都为之忧黯。”...
天正的意思:(1). 周 历建子,以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古人以为得天之正,故称。《汉书·律历志上》:“其於三正也,黄钟子为天正。”《后汉书·陈宠传》“三微成著,以通三统” 李贤 注引《三礼义宗》:“三微,三正也……故 周 以天正为岁,色尚赤,夜半为朔。”(2).指冬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 熙寧 十年,天正元用午时,新历改用子时;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四夷朝贡者用旧历,比来款塞众论,谓气至无显验可据,因此以摇新历。事下有司考定。凡立冬晷景,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今二景短长不同,则知天正之气偏...
萧散的意思: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
虚堂的意思:高堂。 南朝 梁 萧统 《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復静。” 唐 戎昱 《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復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宋 朱熹 《山北纪行》之十:“北渡 石塘桥 ,西访 濂溪 宅。乔木无遗株,虚堂唯四壁。” 清 顾炎武 《悼亡》诗之二:“北府曾缝战士衣,酒浆宾从各无违。虚堂一夕琴先断,华表千年鹤未归。”...
玉雪的意思:(1).白雪。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钟十一月》:“彤云垂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 宋 杨万里 《送邹元升归安福》诗:“我昔见子 卢谿 南,炯如玉雪照晴嵐。” 明 杨慎 《谢同乡诸公寄川扇》诗之二:“自觉金风爽仙驭,谁将玉雪洒人寰。”(2).喻洁白美丽。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眉眼如画,髮漆黑,肌肉玉雪可念。” 元 汤式 《柳营曲·薛琼琼弹筝图》:“玉雪颜,翠云鬟, 昭阳殿 里醉了几番。” 明 王世贞 《石羊生传》:“儿时肌体玉雪,眉目朗秀。”(3).喻高洁。 ...
中年的意思:◎ 中年 zhōngnián(1) [middle age]∶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人到中年(2) [medium term]∶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