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吴正子
河西桥外雪片飞,愁子冲寒匹马归。
忆昨丰干初见子,向我喃喃情不已。
欲扶风雅回波澜,不为区区念桑梓。
君不见丰溪村中十万家,朱门粱肉纷如麻。
吴生闭门守四壁,百城万卷徒相誇。
囊空不肯留一钱,好客时时沽十千。
腰间湛卢脱手赠,匣里自保朱丝弦。
我今别子行复东,扁舟直下随飞鸿。
新安江清钓台矗,此时念子心忡忡。
吁嗟乎吾侪意气岂轻掷,一腔虽丹双眼白。
君看世路皆悠悠,别后头颅好珍惜。
鉴赏
这首《赠别吴正子》是明代诗人李流芳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吴正子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华屏山头月初上”,以月升华屏山头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即将来临。接着,“喜子能来共村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两人相聚的短暂与珍贵。
“河西桥外雪片飞,愁子冲寒匹马归”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映射出人物内心的情绪波动。雪片飞舞,不仅渲染了寒冷的环境,也象征着离别的凄凉与无奈。友人独自骑马归去,既表现了离别的孤独,也蕴含了对未来的忧虑。
接下来,“忆昨丰干初见子,向我喃喃情不已”回忆了两人初次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交流。诗人希望借助诗歌的力量,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层面的共鸣与提升。
“欲扶风雅回波澜,不为区区念桑梓”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与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个人利益的淡泊态度。他希望借由诗歌的力量,激发社会的波澜,而不被家庭、乡土的狭隘观念所局限。
“君不见丰溪村中十万家,朱门粱肉纷如麻”通过对比丰溪村中富人家的奢华生活与吴正子的简朴生活,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与人性的复杂性。吴正子虽身处贫困,却能保持高洁的品质,不为金钱所动,时常慷慨解囊,显示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囊空不肯留一钱,好客时时沽十千”进一步强调了吴正子的慷慨与真诚,即使自己囊中羞涩,也能热情款待朋友,这种无私的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我今别子行复东,扁舟直下随飞鸿”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他将自己比作随飞鸿南下的扁舟,既象征着离别,也寓意着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新安江清钓台矗,此时念子心忡忡”则以新安江的清澈与钓台的矗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吁嗟乎吾侪意气岂轻掷,一腔虽丹双眼白”诗人感叹于自己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即使年华老去,这份情感依然炽热如初,不会轻易消逝。
“君看世路皆悠悠,别后头颅好珍惜”最后,诗人以世路的漫长与变幻无常,提醒友人在分别之后要珍惜自己的人生,不要让岁月匆匆流逝而留下遗憾。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真挚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李流芳成功地传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