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照磨有平野轩在扬州城郭中今寓吴十许年矣至正丙午九月十一日在开元寺为写此图并诗以赠
回首十年吴苑梦,扬州依约鬓成丝。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倪瓒所作,描绘了他寓居吴地多年后对扬州的回忆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
首句“雪筠霜木影差差”,以“雪筠”和“霜木”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竹子和树木被雪霜覆盖的景象,通过“影差差”三字,生动地表现了光影交错、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次句“平野风烟望远时”,将视线从近景扩展到广阔的平野,引入了“风烟”的元素,暗示了远方的景象在风起云涌中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仿佛是在眺望远方时,思绪也随之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第三句“回首十年吴苑梦”,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去十年在吴地生活的回忆,用“梦”字表达了这些记忆的虚幻与美好交织的特质。十年的时光如同梦境一般,既充满了温馨与快乐,也可能伴随着离愁别绪,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复杂情感体验。
最后一句“扬州依约鬓成丝”,将思绪拉回现实,以扬州作为情感的锚点,表达了对扬州的深切怀念。同时,“鬓成丝”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暗示了诗人年华已逝,白发苍苍,但对扬州的思念之情却依然如故,犹如心中的一缕细丝,永远难以割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词语解释
差差的意思:犹参差。不齐貌。《荀子·正名》:“君子之言,涉然而精,俛然而类,差差然而齐。” 杨倞 注:“差差,不齐貌。谓论列是非似若不齐,然终归於齐一也。” 唐 温庭筠 《东郊行》:“緑诸幽香注白苹,差差小浪吹鱼鳞。” 清 钱谦益 《书石屋语录》诗:“神剑光差差,飞矢锋鏃鏃。”...
风烟的意思:◎ 风烟 fēngyān[mist and clouds] 风尘、烟雾;云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回首的意思:[释义](1) (动)把头转向后方。 (2) (动)〈书〉回顾;回忆。回首往事。(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回|首...
平野的意思:◎ 平野 píngyě(1) [champaign]∶城市以外平坦空旷的地区(2) [open field]∶广大开阔的土地...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霜木的意思:指树身白色如霜的古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天目山 ﹞山上有霜木,皆是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
吴苑的意思:(1).即 长洲苑 , 吴 王之苑。《汉书·枚乘传》“不如 长洲 之苑” 唐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 吴苑 。’ 孟康 曰:‘以 江 水洲为苑也。’ 韦昭 曰:‘ 长洲 在 吴 东。’” 唐 韦应物 《閶门怀古》诗:“独鸟下高树,遥知 吴苑 园。凄凉千古事,日暮倚 閶门 。”(2). 吴 地的园囿。因借指 吴 地或 苏州 。 唐 马戴 《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诗:“草际 楚 田雁,舟中 吴 苑人。”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赠苏昆生》词:“ 吴 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
依约的意思:(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书考异》:“出 孔 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2).仿佛;隐约。 唐 刘兼 《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