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过华首台赏析

过华首台

明 · 成鹫
人生那得四百岁,一岁罗浮住一峰。
去日转多来日少,南山游遍北山同。
倚檐双瀑晴天雨,夹路千松暑月风。
地主不收僧借去,古台移向洞门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华首台的探访与感慨。首句“人生那得四百岁”,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接着,“一岁罗浮住一峰”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如罗浮山般的美景中度过一年。

“去日转多来日少”一句,巧妙地运用时间的流逝来表达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而“南山游遍北山同”则通过游历山川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倚檐双瀑晴天雨,夹路千松暑月风”,生动地描绘了华首台周围的自然景观。晴天时,檐下的双瀑仿佛是天空降下的雨水;夏日里,千株松树在风中摇曳,带来清凉的微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细腻观察。

最后,“地主不收僧借去,古台移向洞门东”则可能是在描述华首台的历史变迁或某种传说故事。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华首台曾被僧人借用,而今古台的位置似乎有所变动,移向了洞门的东方。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可能寓含着某种象征意义,如时间的流转、事物的变迁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时间、空间变化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