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三日□陪杨明府饮次前韵赏析

三日□陪杨明府饮次前韵

宋末元初 · 方回
阒其禅老居西堂,岂有门人拈瓣香。
葛巾漉酒笑元亮,石室紬书输子长。
勿嫌临邛家四壁,犹堪樊川月一箱。
寄书麒麟阁上客,我自蓑衣君金章。

拼音版原文

chánlǎo西tángyǒuménrénniānbànxiāng

jīnjiǔxiàoyuánliàngshíshìchōushūshūcháng

xiánlínqióngjiāyóukānfánchuānyuèxiāng

shūshàngsuōjūnjīnzhāng

注释

阒其:形容寂静或空无一人。
禅老:年老的僧人。
居:居住。
西堂:西方的禅堂。
岂有:哪里有。
门人:弟子。
拈瓣香:献上佛花表示敬意。
葛巾:古代男子的头巾。
漉酒:滤酒。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清贫的生活。
石室:石头建造的书房。
紬书:整理书籍。
输:不如。
子长:司马迁的字,这里指学问渊博。
临邛:地名,这里代指贫穷。
家四壁:家徒四壁,形容贫穷。
犹堪:尚且能够。
樊川:地名,代指美好的环境或月色。
寄书:寄送书信。
麒麟阁:古代宫殿中的一座阁楼,常用来比喻显赫的地位。
上客:尊贵的客人。
我自:我只愿。
蓑衣:蓑草编织的衣服,象征隐士生活。
君:你。
金章:贵重的官印,象征显赫地位。

翻译

他独自居住在西堂的禅房,哪里会有弟子献上佛花香。
头戴葛巾,他笑对如元亮般清贫,石室藏书,比不上你子长的博学多才。
不必嫌弃临邛简陋的家境,只愿能与你在樊川共享明月。
我会把信寄给麒麟阁的尊贵客人,而我只愿披蓑衣,你却身着金章显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西堂的宁静生活和高洁情操。开篇两句“阒其禅老居西堂,岂有门人拈瓣香”写出了禅师独自居住在西堂,没有弟子为他焚烧香料。这里的“阒其”表达了一种深远和寂静的意境,“拈瓣香”则是佛教中的一种仪式,常用于宗教活动,但在此处却被否定,显示出禅师超脱世俗、独自修行的生活状态。

接着,“葛巾漉酒笑元亮,石室紬书输子长”两句描绘了禅师与友人元亮之间的情谊。他们可能在简单的居所中享用着用葛草编织成的器具过滤而得的美酒,同时笑谈着知识和智慧的交流,这里的“石室紬书”则是指用简陋的材料制作的书籍,用以传承文化。

“勿嫌临邛家四壁,犹堪樊川月一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生活的赞美。尽管禅师居住的环境简陋,但依然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洁的情操,就像能在樊川的明月下享受一箱书籍的乐趣。

最后,“寄书麒麟阁上客,我自蓑衣君金章”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禅师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寄送书信给那些在高阁之上的客人,来传达自己的心声,而自己则穿着简陋的蓑草制成的衣服,却拥有一颗如黄金般珍贵的心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禅师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以及诗人对这种高洁情操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