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萧荷花祠
明 · 谢与思
古庙阴林野火青,乱萤秋雨渚云腥。
波涛不洗曹娥恨,环佩空归湘女灵。
银烛双悬吹袅袅,锦帆孤逗落冥冥。
殷勤欲采蘋花荐,尤睹清霜拂幔铃。
波涛不洗曹娥恨,环佩空归湘女灵。
银烛双悬吹袅袅,锦帆孤逗落冥冥。
殷勤欲采蘋花荐,尤睹清霜拂幔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停泊于萧荷花祠时所见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古庙阴林野火青,乱萤秋雨渚云腥”以冷色调开篇,古庙、阴林、野火、乱萤、秋雨、渚云,构成了一幅幽暗而略带腥味的秋夜图景。古庙的静谧与野火的微光形成对比,乱萤在秋雨中飞舞,渚上的云雾弥漫着腥气,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波涛不洗曹娥恨,环佩空归湘女灵”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孝女,因救父溺水而亡,其故事流传千古,成为孝道的象征。湘女则是指湘夫人,出自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深沉而哀婉。这两句诗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永恒情感的感慨。波涛无法洗净曹娥的悲痛,湘女的灵魂也无法归于宁静,暗示了情感的永恒与不可磨灭。
颈联“银烛双悬吹袅袅,锦帆孤逗落冥冥”则将视角转向了眼前的景象。银烛的光芒在夜晚显得格外明亮,两根烛光相互映照,袅袅的烟雾缭绕其中,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而远处的锦帆在冥冥之中孤独地逗留,仿佛是诗人内心的独白,孤独而又深邃。
尾联“殷勤欲采蘋花荐,尤睹清霜拂幔铃”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与行动。他想要采集蘋花来献祭,但最终只能目睹清霜轻轻拂过幔铃,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对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或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故事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对永恒情感的感慨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深刻体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