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瓢庵赏析

瓢庵

金 · 李纯甫
书生只合饱黄齑,大嚼屠门计似痴。
壁上七弦元自雅,囊中五字更须奇。
横陈已觉如嚼蜡,皆醉何妨独啜醨。
此味欲谈舌本强,如人饮水只渠知。

鉴赏

这首诗《瓢庵》由金代诗人李纯甫所作,通过对比与比喻,表达了对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

首联“书生只合饱黄齑,大嚼屠门计似痴”以书生的生活状态为切入点,将书生的简朴生活与屠夫的豪迈大嚼进行对比,暗示了作者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与接纳。这里,“黄齑”象征着书生简朴的生活,“屠门计”则代表了世俗的欲望与享乐。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于物质诱惑之外的生活态度。

颔联“壁上七弦元自雅,囊中五字更须奇”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七弦琴代表了高雅的艺术追求,而囊中的五字则是对文学创作的精炼要求。这两句诗强调了艺术与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即它们自身的优雅与独特性,而非外在形式或物质上的奢华。

颈联“横陈已觉如嚼蜡,皆醉何妨独啜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生活中的平淡无味比作嚼蜡,而将独自品味生活的简单乐趣比作独饮低级酒。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之美的欣赏。

尾联“此味欲谈舌本强,如人饮水只渠知”以“此味”指代上述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的体验,强调了这种体验的主观性和难以言传性。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滋味,这既是对读者的一种邀请,也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与艺术创作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与高雅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独到洞察。

词语解释

大嚼的意思:大口咬嚼。《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过屠门而大嚼。” 李善 注引 桓谭 《新论》:“知肉味美,对屠门而大嚼。” 宋 陆九渊 《少时作》诗:“有时此辈未妥帖,哮吼大嚼无毫全。”《红楼梦》第四二回:“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了名字,就叫做‘携蝗大嚼图’。”...

何妨的意思:[释义](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这样做。带有鼓动、激励的语气。 [构成]偏正式:何〔妨 [例句]何妨试试?(作状语)...

横陈的意思:◎ 横陈 héngchén(1) [lie]∶横七竖八地排列难民横陈街头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2) [transverse]∶横穿一水横陈,把市区分成两半...

黄齑的意思:亦作“黄虀”。亦作“黄韲”。1.咸腌菜。 宋 朱敦儒 《朝中措》词:“自种畦中白菜,醃成瓮里黄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见舂了几升陈米,煮下半瓮黄虀。”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月·时品》:“冬笋新来,黄虀纔熟。”(2).常借指艰苦的生活。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可不乾费了十载青灯,枉捱过半世黄齏?”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散疫》:“辱抹煞逢掖威仪,咳,支支却怎生捱过了半世黄韲。”...

嚼蜡的意思:比喻无味。《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於横陈时,味如嚼蜡。” 宋 王安石 《示董伯懿》诗:“嚼蜡已能忘世味,画脂那更惜时名。” 清 吴乔 《答万季埜诗问》:“ 仲默 才最秀,亦以见处不深,用於摹拟,入目灿然,吟咏即如嚼蜡。” 郁达夫 《沉沦》:“他觉得学校里的教科书,真同嚼蜡一般,毫无半点生趣。”...

七弦的意思:亦作“ 七絃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今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 三国 魏 嵇康 《酒会》诗之一:“但当体七絃,寄心在知己。” 晋 陶潜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清 金农 《游晋祠》诗:“更领凉堂趣,风中挥七絃。”...

舌本的意思:舌根;舌头。《晋书·殷仲堪传》:“每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宋 陆游 《贫甚卖常用酒杯作诗自戏》:“生时不肯浇舌本,死后空持酬坟土。” 清 赵翼 《啖荔戏书》诗:“端阳才过初尝新,酸涩犹教舌本缩。” 沉钧儒 《寥寥集·趺坐诗》:“泼案茶香翻舌本,绕檐嵐翠压眉端。”...

书生的意思:[释义](名)读书人。 [构成]偏正式:书(生 [例句]他是白面书生。(作宾语)[同音]舒声...

谈舌的意思:舌头。借指谈锋。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 宋 陆游 《病中绝句》之六:“少时谈舌挟风雷,病后逢人口懒开。” 宋 刘过 《沁园春》词:“想旧时谈舌,依然解使,六丁奔走,驱斥风雷。”...

屠门的意思:(1).肉市。《南史·何胤传》:“至於晨鳧夜鲤,不能不取备屠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昔 侯嬴 邀 信陵君 车骑过屠门,而 信陵 为之执绥,此岂辱公子耶?”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重过屠门颁铁卷,亲呼酒媪赐金钱。” 清 鲁一同 《卖耕牛》诗:“原头草尽不得食,牵牛蹢躅屠门来。”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2).复姓。 汉 有 屠门少 ,见《汉书·王莽传下》。...

味欲的意思:对美味的嗜好。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眷眄富贵,希想味欲,此并积罪之山川,煮身之鼎鑊。”...

五字的意思:(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2).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 ( 钟会 )取草视,为定五字。 松 悦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当尔耶?’ 松 曰:‘ 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韦舍人早朝》诗:“一...

饮水的意思:(1).喝水。《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孙希旦 集解:“饮有浆醴之属,今但饮水而已,饮之贫也。” 唐 韩愈 《复志赋》:“固余异於牛马兮,寧止乎饮水而求芻?”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其诗有‘人到心閒饮水甜’之句,余甚爱之。”亦指喝的和做饭用的水。(2).谓清廉。语本《晋书·良吏传·邓攸》:“时 吴郡 闕守,人多欲之,帝以授 攸 。 攸 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 吴 水而已。”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尘满 莱芜 甑,堂横 单父 琴。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元自的意思:犹言原本,本来。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二:“鬢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 金 人元自识人。”...

只合的意思: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当时 诸葛 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 元好问 《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 茅盾 《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 黄浦江 里。”...

中五的意思:指五行中的土运。旧时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属土,故称。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是夜梦黄衣童子歌於帐前曰:‘中五之德方峨峨,胡呼胡呼可奈何。’詰旦,上具言其梦,侍臣咸称土运当王,敌虏破灭之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