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楼彦珍北游京师予病不及往饯岁晚有怀并寄彦昭浚常赏析

楼彦珍北游京师予病不及往饯岁晚有怀并寄彦昭浚常

元 · 吴莱
日晚北风起,少年方远游。
徘徊上谷塞,眺望黄河流。
峥嵘十月冰,朔色压九州。
荧煌大明殿,御道接龙楼。
时巡向滦水,腊雪拥蓟丘。
前驱鸾凤旗,后乘貂鼠裘。
尚食丰宴饫,教坊乐箜篌。
百官散城邑,驼马尽归休。
自今帝王都,想尔观览周。
却疑书传间,不谓秦汉优。
何家非许史,无客不枚邹。
投轮即雨集,挥袂遽云浮。
东航扶桑阴,西笮昆崙陬。
变化指顾异,刍荛立言收。
文物彼洛禊,土音吾越讴。
私将窃禄志,勇赴随阳谋。
随阳即泽雁,窃禄岂梁鹙。
美玉献剑璏,精金镂帣韝。
出门亟装束,行路肯滞留。
布韦谩老耋,乡里惟田畴。
功名幸一遇,蝼蚁尚公侯。
学问敢强饰,黍稷待锄耰。
当令竹帛上,直与先达侔。
毋使萤爝光,肃然寸草秋。
嗟予久抱疢,饯酒弗及篘。
念尔忽万里,征梦或见求。
宣生颇俊逸,郑子复绸缪。
趾高有捷步,胸正无昏眸。
早看拜家庆,共许动宸旒。
传车定不碍,关钥便若抽。
杏花开如锦,杨柳满陌头。
去时小儿女,来诧真骅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少年北游京城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楼彦珍的深切怀念。开篇“日晚北风起,少年方远游”,以傍晚时分北风呼啸,少年启程远游京城,营造出一种壮志豪情的氛围。接着“徘徊上谷塞,眺望黄河流”,描绘了少年穿越边塞,遥望黄河的壮阔场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美。

“峥嵘十月冰,朔色压九州”两句,通过描述十月的严寒和北方的寒冷景色,渲染了北国风光的凛冽与壮丽。接下来“荧煌大明殿,御道接龙楼”则转而描绘京城的繁华与庄严,大明殿灯火辉煌,御道与龙楼相连,展现出京城的宏伟与威严。

“时巡向滦水,腊雪拥蓟丘”描绘了皇帝巡视的场景,腊月的雪花覆盖着蓟丘,增添了皇家出行的庄重与神秘感。随后“前驱鸾凤旗,后乘貂鼠裘”通过鸾凤旗和貂鼠裘的描绘,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奢华与尊贵。

“尚食丰宴饫,教坊乐箜篌”描绘了宫廷宴饮的丰盛与音乐表演的雅致,体现了皇家生活的奢华与艺术气息。“百官散城邑,驼马尽归休”则描绘了京城百官散去,驼马归休的宁静景象,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对比,展现了京城的另一面。

“自今帝王都,想尔观览周”表达了对楼彦珍在京城所见所闻的羡慕与向往。“却疑书传间,不谓秦汉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对楼彦珍所处时代的肯定与赞美。

“何家非许史,无客不枚邹”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强调了楼彦珍所在时代的繁荣与文化氛围。“投轮即雨集,挥袂遽云浮”描绘了楼彦珍在京城的忙碌与活跃,以及与众多文士交往的情景。

“东航扶桑阴,西笮昆崙陬”通过地理方位的描绘,展现了楼彦珍活动范围之广,以及他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接触与理解。“变化指顾异,刍荛立言收”则表达了楼彦珍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适应与创新精神。

“文物彼洛禊,土音吾越讴”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文化与方言,展现了楼彦珍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欣赏。“私将窃禄志,勇赴随阳谋”表达了楼彦珍对权力与地位的追求,以及他勇敢面对挑战的决心。

“随阳即泽雁,窃禄岂梁鹙”通过比喻,表达了楼彦珍对权力的清醒认识,以及他不为权力所累的高尚品质。“美玉献剑璏,精金镂帣韝”描绘了楼彦珍在权力与道德之间的抉择,以及他坚持正义的行为。

“出门亟装束,行路肯滞留”表达了楼彦珍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以及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布韦谩老耋,乡里惟田畴”描绘了楼彦珍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功名幸一遇,蝼蚁尚公侯”表达了楼彦珍对功名的渴望,以及他即使像蝼蚁一样卑微,也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学问敢强饰,黍稷待锄耰”则表达了楼彦珍对知识的谦逊态度,以及他愿意为国家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当令竹帛上,直与先达侔”表达了楼彦珍对历史的尊重与追求,以及他希望自己的事迹能够被载入史册,与先贤并列。“毋使萤爝光,肃然寸草秋”则是对楼彦珍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他未来成就的期许。

最后,“嗟予久抱疢,饯酒弗及篘”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未能为楼彦珍饯行的遗憾。“念尔忽万里,征梦或见求”表达了诗人对楼彦珍万里之行的担忧与思念。“宣生颇俊逸,郑子复绸缪”通过引用他人评价,进一步赞扬了楼彦珍的才华与品德。“趾高有捷步,胸正无昏眸”描绘了楼彦珍的自信与正直。“早看拜家庆,共许动宸旒”表达了楼彦珍受到家人与君王的赞赏与认可。“传车定不碍,关钥便若抽”描绘了楼彦珍顺利出行的场景。“杏花开如锦,杨柳满陌头”描绘了京城春天的美景,预示着楼彦珍未来的美好前景。“去时小儿女,来诧真骅骝”表达了诗人对楼彦珍离别时的不舍与对归来时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楼彦珍北游京城经历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他的怀念与赞美,展现了元代社会的文化风貌、人物形象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