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习斋先生扇上画
宋末元初 · 陈深
石罅修篁萧爽,水边老树槎牙。
气味与翁相似,岁寒长对苍华。
气味与翁相似,岁寒长对苍华。
注释
石罅:石头缝隙。修篁:高大且修长的竹子。
萧爽:清冷而爽朗。
水边:靠近水源的地方。
老树:年代久远的大树。
槎牙:树木枝干交错不齐的样子。
气味:气息或味道。
翁:老人,这里可能指竹子的老者象征。
相似:相近或相同。
岁寒:寒冬时节。
苍华:苍翠繁茂,形容植物生长旺盛。
翻译
石头缝隙中的修竹清雅,水边的老树枝干错落不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石罅修篁萧爽",意为石缝中生长的修长竹子,清风徐来,竹叶轻摇,显得疏朗而清爽。"水边老树槎牙",则刻画了一棵经岁月洗礼的老树,枝干弯曲交错,立于水畔,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和沧桑之美。
诗人接着以"气味与翁相似"表达对画中人物的赞赏,这里的"翁"可能指的是画中的老人,他的气质和这老树的气息相契合,都透出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沉稳和淡泊。"岁寒长对苍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在严冬中依然傲然挺立的品格,暗寓了主人习斋先生的高尚节操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巧妙地将景物与人物的品格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既有自然之韵,又有人格之美的画面,是对习斋先生及其画作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