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褊性赏析

褊性

明 · 陶益
褊性由来祇爱山,烽烟愁绝落城间。
中宵清梦独依旧,半榻白云相对閒。
懒学人前增态度,思求谷口听绵蛮。
何当又见亡羊路,春草萋萋客未还。

鉴赏

这首诗《褊性》是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心境。

首句“褊性由来祇爱山”,开篇点明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偏爱山林,不喜尘嚣。接着,“烽烟愁绝落城间”一句,以烽烟象征战乱,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

“中宵清梦独依旧,半榻白云相对閒”描绘了诗人夜晚静谧的梦境,与白天的云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也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懒学人前增态度,思求谷口听绵蛮”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个性——不愿在人前刻意表现,更向往隐居山谷,聆听自然的声音。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

最后,“何当又见亡羊路,春草萋萋客未还”以“亡羊路”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春草萋萋,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相聚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