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宝林佛阁次韵
宋末元初 · 黄庚
曳杖陟高阁,登临思渺然。
闲身空岁月,老眼几山川。
落照明秋浦,飞帆湿暮烟。
倚阁怅今昔,馀恨付吟篇。
闲身空岁月,老眼几山川。
落照明秋浦,飞帆湿暮烟。
倚阁怅今昔,馀恨付吟篇。
注释
曳杖:拄着拐杖。陟:登上。
高阁:高楼。
渺然:遥远、迷茫。
闲身:悠闲的日子。
空岁月:虚度岁月。
老眼:老年的视力。
几山川:许多山河。
秋浦:秋天的水边。
飞帆:疾驰的船帆。
湿暮烟:被暮霭打湿。
倚阁:倚靠在阁楼。
怅:惆怅。
今昔:过去和现在。
馀恨:剩余的遗憾。
吟篇:诗歌篇章。
翻译
拄着拐杖走上高高的楼阁,登高远望思绪飘渺无边。在这悠闲的日子里,岁月悄然流逝,老眼中饱览了无数山川河流。
夕阳照亮了秋天的水边,晚归的船只在暮霭中驶过。
倚靠在阁楼,感慨往昔与现今,遗憾只能寄托在诗篇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庚在宋末元初时期登上宝林佛阁时的所见所感。他手持手杖,一步步登上高阁,思绪飘渺,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他感叹自己空度了岁月,而眼前所见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川,夕阳映照下的秋水,以及傍晚时分帆船在烟波中穿梭的景象。
诗人倚靠在阁楼,心中充满今昔对比的怅惘,那些未能消解的遗憾和思绪都被寄托在了吟诵的诗篇之中。整首诗通过描绘登阁的细节和环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具有浓厚的怀旧与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