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叔逢尊兄同二犹子季夏奉先翁南山先生初忌祠事宿安固山房长侄赋诗和章盈握余时客峨下莫与省扫东望悲哽入秋乃能赓载随韵写情不敢自以为诗也赏析

叔逢尊兄同二犹子季夏奉先翁南山先生初忌祠事宿安固山房长侄赋诗和章盈握余时客峨下莫与省扫东望悲哽入秋乃能赓载随韵写情不敢自以为诗也

宋 · 韩淲
诗筒南山来,缄题手亲揭。
三年蓼莪废,楚怆不堪说。
向来志显扬,岂不愿华烨。
自量分予薄,敛退畏官热。
所冀短日延,得奉兰羞洁。
物聚斯有散,中岂长盍盍。
吾翁烛此理,至言不苟发。
谓宜发老更,前后祝哽噎。
洞天俄趣还,玉锁一笑掣。
百年会归尽,九原疑可作。
伤心北冈松,长挂东岭月。
遥闻朱炜末,省扫俎豆列。
我独滞三峨,转烛半年别。
一生未禅悦,静虑已朝彻。
眷此顾复恩,追远倍悽切。
阿兄抱渊静,诸阮更姱节。
无忘溪翁铭,念念攸好德。
灵源浚演迤,可使中遏绝。
我虽懦不武,愤世能激烈。
庶无忝所生,愿赋濂溪拙。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韩淲为纪念其先父南山先生而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诗中首先描述了从南山寄来的诗筒,以及亲手揭开信封的场景,引出三年前在蓼莪之地悼念先父的情景,楚地的悲伤难以言表。接着,诗人回顾自己过去的行为,虽然曾立志显扬,但考虑到自己的地位卑微,担心受到官场的热衷,选择收敛退避。他希望延长短暂的生命,以更好地侍奉先父,享受清雅的生活。然而,世间万物聚散无常,无法长久相伴。诗人引用先父的话,强调应顺应自然规律,接受生命终将归于尘土的事实。他想象着先父在另一个世界中的生活,以及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人提到哥哥的宁静与家族成员的优秀品质,提醒自己不忘先父的教诲,追求道德修养。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使在懦弱与不武的情况下,也要愤世嫉俗,不辱先人之名,愿意像濂溪周敦颐那样,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淡泊。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展现了对家族传统与道德观念的尊重,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