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东院秋日
宋 · 宋庠
试问山林客,胡然廊庙中。
借筹终不效,数马亦何功。
䆗窱荀池北,回环汉垒东。
缯云高幕润,瑶草半庭空。
乍失苍门燕,初闻上苑鸿。
凉催珍簟卷,气袭碧帘通。
虬箭天边漏,乌竿物外风。
心倾徒类藿,发短更惊蓬。
自谂非真相,其谁恨秃翁。
婆娑君勿诮,并为主恩隆。
借筹终不效,数马亦何功。
䆗窱荀池北,回环汉垒东。
缯云高幕润,瑶草半庭空。
乍失苍门燕,初闻上苑鸿。
凉催珍簟卷,气袭碧帘通。
虬箭天边漏,乌竿物外风。
心倾徒类藿,发短更惊蓬。
自谂非真相,其谁恨秃翁。
婆娑君勿诮,并为主恩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胡然:为何、为什么。廊庙:朝廷。
筹:权谋、策略。
数马:指挥兵马。
荀池:历史地名,可能指荀彧的府邸。
回环:曲折环绕。
珍簟:珍贵的竹席。
碧帘:绿色的帘子。
虬箭:形容天边的箭矢状云彩。
乌竿:黑色的竿子,可能指天杆或旗杆。
自谂:自知、深知。
秃翁:白头老翁。
婆娑:形容姿态摇摆不定。
主恩:主上的恩惠。
翻译
请问山中的隐士,为何身在朝廷之中。即使借助权谋终究无效,指挥兵马又能有何成就。
荀池北侧的幽深之处,汉军营垒东面的曲折回环。
华美的帷帐高挂湿润的天空,庭院一半长满瑶草显得空旷。
突然失去守卫苍门的燕子,初次听见上苑传来的鸿雁叫声。
凉意使珍贵竹席收起,清风吹过绿色窗帘透出凉意。
天边漏壶的计时声,如同乌竿上的风声,超脱尘世。
我的心志如藿香般向往自由,短发却似蓬草般增添忧愁。
深知这不是真实的我,又有谁能责怪这白头老翁。
请您不要嘲笑我的落魄,只因一心报答主上的恩情深厚。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身处深山林中的人,感受着秋天的凉意和寂静。诗中的“试问”表达了对这种环境的探寻与思考,而“胡然廊庙中”则是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寺庙生活的一种描绘。“借筹终不效,数马亦何功”展示了一种对物质欲望无效和对权力游戏的无奈感受。
接下来,“䆗窱荀池北,回环汉垒东”中“䆗窱”指的是山谷之间的深处,而“荀池北、汉垒东”则构建了一种空间上的宏大与广阔。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置身于壮丽自然景观中的心境。
“缯云高幕润,瑶草半庭空”中的“缯云”形容的是天边飘逸的云彩,而“瑶草”则是指长满庭院的美丽花草。这样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
“乍失苍门燕,初闻上苑鸿”中,“乍失”可能是一种哀伤的情感,而“苍门燕”和“上苑鸿”则是对古代帝王行宫或是贵族庭院的鸟类之声的一种描绘。
“凉催珍簟卷,气袭碧帘通”表达了一种秋日里凉意渐浓,窗帘被微风吹动的声音和情景。而“虬箭天边漏,乌竿物外风”则是对自然界中时间流逝(天边漏)以及一切事物皆受自然法则支配的写照。
最后,“心倾徒类藿,发短更惊蓬”中的“心倾”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倾倒,而“徒类藿、发短更惊蓬”可能是在描绘一种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内心世界的独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