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宁示?老
宋 · 李洪
又扶残醉渡溪桥,饮散南园夜寂寥。
炬火照山疑犯斗,松风动地欲平潮。
观河自叹尘容老,就日那能鬓雪消。
煨芋拥炉谈妙道,阶梯佛祖直须超。
炬火照山疑犯斗,松风动地欲平潮。
观河自叹尘容老,就日那能鬓雪消。
煨芋拥炉谈妙道,阶梯佛祖直须超。
注释
残醉:喝得半醉的状态。寂寥:寂静、空旷。
犯斗:触犯星斗,形容火光明亮。
就日:面向太阳,此处指希望借助阳光。
煨芋:烤红薯。
妙道:深奥的道理。
阶梯佛祖:佛教中的修行阶梯,象征向佛的进阶。
翻译
他又搀扶着喝得半醉的人走过小桥,南园的聚会结束后夜晚显得格外寂静。明亮的火把照亮了山峦,仿佛触犯了星空,松涛声如同海浪拍打大地。
望着河流,他感叹岁月催人老,阳光再强也无法消减他鬓边的白发。
围着炉火烤红薯,他们谈论着深刻的道理,希望能超越阶梯,直登佛祖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夜晚独自漫步的境况和心情。开头“又扶残醉渡溪桥,饮散南园夜寂寥”两句,写出了诗人酒后跨过小桥,独自在南园中散步的情景,环境静谧,只有诗人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沉寂。
接下来的“炬火照山疑犯斗,松风动地欲平潮”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氛围。炬火在山上摇曳,仿佛与星辰相连,而松风吹过大地,如同要将一切不平之事扫清。
“观河自叹尘容老,就日那能鬓雪消”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河流时的感慨。河水如同生命的流转,诗人不禁自嘲岁月已久,而希望能够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白发(比喻年老)照耀得洁净无瑕。
最后,“煨芋拥炉谈妙道,阶梯佛祖直须超”两句,展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诗人在温暖的炉火旁边烤着芋头,讨论着深奥的道理,并且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之情,以及追求超脱世俗烦恼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独行、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在面对时间流逝、生命有限时所体会到的哲思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