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紫阳先生韵八首(其七)赏析

和紫阳先生韵八首(其七)

明 · 杨爵
十年空拟白头人,浅劣原非见道真。
祗有狂愚为世指,更无明哲以全身。
动疏自可遭罗网,夙好徒劳惜谏臣。
三木伴中思伐木,幽情转觉一伤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和紫阳先生韵八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无奈感慨。

首句“十年空拟白头人”,诗人感叹自己在岁月的流逝中,未能实现理想,犹如白发苍苍的老人,空有期待却未见成果。接着,“浅劣原非见道真”一句,诗人自谦自己的学识与修为尚浅,未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

“祗有狂愚为世指,更无明哲以全身”两句,诗人指出在世间,只有那些看似狂妄愚蠢的人,才能指引世人,而真正的智者往往因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我。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动疏自可遭罗网,夙好徒劳惜谏臣”则揭示了诗人对政治环境的忧虑。他担心自己的言行可能会招致不测,同时对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表示同情,认为他们的努力最终可能徒劳无功。

“三木伴中思伐木,幽情转觉一伤神”最后两句,诗人以“三木”象征刑具,表达自己身处困境的痛苦感受。他思考着如何摆脱束缚,内心充满了忧郁与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他对人生、道德、政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态中的无奈与悲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