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崔丞相三首(其二)赏析

挽崔丞相三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麻卷扬庭久,蒲轮就道迟。
虚传杨绾用,不奈蔡谟辞。
祝柱从渠诮,摧梁得许悲。
流传千载下,犹足励清规。

注释

麻卷:庭院中晾晒的麻绳。
蒲轮:用蒲草编织的简易车轮。
虚传:空有其名,实际上并未实现。
蔡谟辞:蔡谟的辞职或拒绝。
祝柱:嘲讽或责难。
摧梁:内心受到打击,如同摧折屋梁。
清规:清廉的准则或规范。

翻译

庭院中的麻绳长久地挂着,蒲草制成的车轮缓缓出行。
杨绾的名声徒有虚传,无法抵挡蔡谟的坚决辞退。
面对嘲笑,他任由指责,内心悲伤难以承受。
这样的事迹流传千年,仍然足以激励后人遵循清正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崔丞相三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古代忠良之士的赞颂,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廉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麻卷扬庭久,蒲轮就道迟。”这里借用古代审案时的麻袋与蒲草制成的小车来比喻法律公正无私,不因权势而改变判决。诗人赞扬这种做法,认为应当延续。

“虚传杨绾用,不奈蔡谟辞。”提到的是西汉时期的清官杨 绾,他廉洁自守,甚至不接受亲朋好友的馈赠。而“蔡谟辞”则是指东汉蔡谟辞而不受的高官厚禄。诗人感叹不能像他们那样坚守原则。

“祝柱从渠诮,摧梁得许悲。”这两句中,“祝柱从渠诮”可能是比喻某种公正无私的行为,而“摧梁得许悲”中的“摧梁”指的是破除不正之风,“得许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所感到的悲哀。

“流传千载下,犹足励清规。”最后,诗人希望这些古代清廉官吏的事迹能够流传后世,为后人提供榜样,激励人们遵循清正之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