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客舍一小阁瞻眺最宜
云烟瞬百变,草树自嫣芊。
即尔尘劳息,行神俱澹然。
词语解释
百变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淮南子·原道训》:“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雾开还合合还开,晦明百变一弹指。” 清 唐孙华 《草圣祠》诗:“九天鸞鹤濡头下,百变蛟龙运腕生。”...
尘劳的意思:(1).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无量寿经》卷上:“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何因动飞轡,暂使尘劳轻。” 明 李贽 《复陶石篑书》:“此观世音菩萨与我此地,赏我此等人,故我得断此尘劳,为今日安乐自在汉耳。”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有境相应行心,有非境不相应行心;若广分别言,则有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2).泛指事务劳累或旅途劳累。 前蜀 李珣 《渔父歌》之三:“终日醉,絶尘劳,曾见 钱塘 八月涛。” 宋 秦观 《满庭芳》词之二:“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
澹然的意思:(1).恬淡貌。《韩非子·大体》:“澹然閒静,因天命,持大体。” 宋 苏轼 《祭陈君式文》:“澹然无求,抱洁没身。”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余见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无所营求。”(2).安定貌;安静貌。《文选·扬雄<长杨赋>》:“使海内澹然,永忘边城之灾。” 李善 注:“澹,安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四:“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 吴双遣 澹然旁坐,如枯木垂钓。”...
湖山的意思:(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满眼的意思:(1).充满视野。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清 张养重 《汀州道中》诗:“可怜满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 上海 ,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2).犹言一心一意。《水浒传》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 梁山泊 十万之众,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
行神的意思:(1).路神。《仪礼·聘礼》“释币于行” 汉 郑玄 注:“行者之先,其古人之名未闻……今时民春秋祭祀有行神。” 胡培翚 正义:“谓古有始教行之人,后遂祀为道路之神,其名未闻也。”《汉书·临江闵王刘荣传》“ 荣 行,祖於 江陵 北门” 唐 颜师古 注:“祖者,送行之祭,因饗饮也。昔 黄帝 之子 纍祖 好远游而死於道,故后人以为行神也。”《礼记·月令》“其祀行” 清 孙希旦 集解:“行谓宫内道路之神也……行神所主不同:《月令》‘冬祀行’,《聘礼》‘释币于行’,此宫中之行神也;《聘礼》记云:‘出祖释軷’,...
眼前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云烟的意思:◎ 云烟 yúnyān[cloud and mist]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瞻眺的意思:远望;观看。 宋 朱熹 《释奠斋居》诗:“瞻眺庭宇肃,仰首但秋旻。” 明 无名氏 《四贤记·祈熊》:“到如今黄臺抱蔓都消耗,帝乡縹緲空瞻眺,剩得我雨外孤鳩入凤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饭已,因与瞻眺,见园中桃杏含苞,颇以为怪。” 冰心 《再寄小读者》十三:“当我在广场徘徊瞻眺的时候,准备在国庆节游行的小朋友们正在练习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