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二首(其二)
唐 · 皎然
临水兴不尽,虚舟可同嬉。
还云与归鸟,若共山僧期。
世事吾不预,此心谁得知。
西峰有禅老,应见独游时。
还云与归鸟,若共山僧期。
世事吾不预,此心谁得知。
西峰有禅老,应见独游时。
注释
临水:靠近水边。兴不尽: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虚舟:空的船,比喻超脱无为的心境。
同嬉:一同嬉戏。
还云:归来的云彩。
归鸟:归巢的鸟儿。
若共:好像一起。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期:约定,期待。
世事:世间的事情。
吾不预:我不干预,不关心。
此心:我的这种心情。
谁得:谁能。
西峰:西边的山峰。
禅老:修行禅宗的老僧。
应见:应该能看到。
独游时:我独自游览的时候。
翻译
面对清波兴趣无穷尽,空船随行仿佛共戏水。云彩归来鸟儿相伴飞,如同和山中僧侣有约期。
世间琐事我无意参与,这份心境谁能真正理解。
西边山峰上有修行僧,应能看见我独自游历时。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超脱世俗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临水兴不尽,虚舟可同嬉"表明诗人面对潺潺流水时心中涌现出无尽的快乐与激情,而那空无一物的小船似乎也能成为他嬉戏玩耍的伙伴。"还云与归鸟,若共山僧期"则将自然界的变化——云卷云舒,与归巢之鸟,以及隐居山林的僧人联系起来,暗示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世事吾不预,此心谁得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繁杂事务持有超脱态度,他的心境只有自己清楚,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最后两句"西峰有禅老,应见独游时"则点出了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西峰的禅老,这位长期修行的老僧应该在诗人独自漫步的时候出现,似乎是在暗示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和谐与平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超脱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