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义存出家(其二)
唐 · 开成时儒
鹿群相受岂能成,鸾凤终须万里征。
何况故乡贫与贱,苏秦花锦事分明。
何况故乡贫与贱,苏秦花锦事分明。
注释
鹿群:比喻平凡或平庸的群体。相受:聚集在一起。
岂能成:难以成就大事。
鸾凤:比喻杰出或高贵的人物,这里指有远大抱负的人。
终须:最终需要。
何况:况且。
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这里特指出身低微的环境。
贫与贱:形容社会地位低下和经济条件差。
苏秦: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起初穷困潦倒,后凭借自己的才智成为六国宰相。
花锦:比喻华丽的服饰或显赫的地位,这里指成功。
事分明:事情很清楚,明显。
翻译
鹿群聚合难成大业,凤凰终究要远飞万里。更何况在那贫穷低贱的故乡,苏秦的故事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送义存出家(其二)》。诗中“鹿群相受岂能成,鸾凤终须万里征”两句,通过对比鹿群和仙鹤来表达出尘离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鹿群相聚难以长久,而鸾凤则要飞向远方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对于朋友出家寻求精神寄托的理解和支持。
接着,“何况故乡贫与贱,苏秦花锦事分明”两句,则是说在自己家乡既贫穷又被人看轻的情况下,对于古代谋士苏秦用布匹换取信用的故事感到心有戚戚。这里的“花锦”,暗指苏秦的计策,而“事分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出家所作所为的理解和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古喻今,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追求精神自由和高尚理想的支持,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