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世子诗
山川每蕴玉,人物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国之纪。
若人惟杰出,济世承馀祉。
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
奇声振宛洛,雅论穷名理。
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
不言驱驷马,于焉访一丘。
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
优枕空长想,骖蹇遂无由。
忽此承来翰,华藻殊辉焕。
虽则滥吹嘘,可以蠲忧叹。
怀袖终不灭,掌握方留玩。
和风初应律,山莺已复新。
芳菲徒自好,节物不关人。
劳歌虽有曲,无以报阳春。
鉴赏
这首诗《答杨世子诗》是隋朝诗人孙万寿的作品,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太华五千仞,长河九万里”描绘了巍峨的华山与浩瀚的黄河,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山川每蕴玉,人物多君子”表达了对山川之美与人物之德的双重赞赏,寓意着高尚的人格与自然界的美好和谐共存。
“丞相朝所宗,太尉国之纪”两句,借古代官职象征国家的支柱与领袖,强调了对国家治理者的尊重与期待。“若人惟杰出,济世承馀祉”则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敬仰,他们能够为社会带来福祉。
“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描绘了学者勤奋学习、博学多才的形象,体现了对知识追求的重视。“奇声振宛洛,雅论穷名理”则赞扬了学者们的独特见解与深邃思考,他们的声音响彻宛洛,深入探讨宇宙人生的奥秘。
接下来,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处境:“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他因病体不适,生活显得孤独与冷清。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仍不忘友情:“不言驱驷马,于焉访一丘。”他愿意放下繁忙,去探访朋友,哪怕只是简陋的一丘之地。
“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这两句使用了比喻手法,表示友情如同缟纻(白色丝织品)般纯洁,如同胶漆般坚固,无论何时何地,友谊都能经受考验。
“优枕空长想,骖蹇遂无由。”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实现与朋友相聚的遗憾,只能在心中怀念。“忽此承来翰,华藻殊辉焕。”当收到朋友的书信时,诗人感到无比喜悦,信中充满了华丽的辞藻,犹如璀璨的光芒。
“虽则滥吹嘘,可以蠲忧叹。”即使在赞誉中,也能让人忘却忧愁,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怀袖终不灭,掌握方留玩。”诗人珍藏这份友情,让它在心中永远燃烧。
最后,“和风初应律,山莺已复新。”春天来临,和风轻拂,山间的黄莺也开始了新的歌唱,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芳菲徒自好,节物不关人。”尽管大自然的美好令人陶醉,但季节的更迭并不影响人心中的情感。
“劳歌虽有曲,无以报阳春。”诗人感叹,尽管自己有许多歌曲想要献给春天,却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